貨幣政策應適度“放水”
隨著央行“去杠杆”和利率市場化的推進,市場整體利率中樞將面臨長期上升趨勢。為應對流動性變局,當前央行有必要加大貨幣政策微調力度,適度小幅放水緩解資金緊繃局面。
近期諸多央行官員在不同場合的表態,不斷傳遞出央行“去杠杆”的堅決意圖。金融危機后,國內企業和金融機構負債率出現快速上升並達到歷史峰值。大部分資金流向基建、地產和其它高杠杆低效部門,形成資金沉澱,周轉率大幅下降。近年來銀行體系用更短、不穩定、高成本的負債(同業+理財)去支持其信用資產,進一步加劇了流動性的脆弱性。央行“去杠杆”意在打壓風險偏好,督促商業銀行採取更為謹慎的態度對待資產負債表,通過短期陣痛換來對金融風險的控制。
但由於當前我國還處於利率市場化進程階段,央行“去杠杆”保持資金面適度偏緊,進一步助推了市場利率的抬升。在利率市場化過程中,信貸利率向市場利率靠攏,帶來了大量的貨幣需求,資金需求旺盛,供給稍緊成為短期利率高企的一大原因。而未來,隨著我國外貿順差的進一步下降,外匯佔款增長中樞將下移。金融脫媒的快速發展,銀行體系低成本負債資源趨於枯竭。這將推動中國的利率整體上行成為一種常態。
高利率環境下,當前市場流動性較為脆弱,且未來存在幾大不確定因素,使得央行有必要小幅放水,微調市場流動性。
一是未來QE退出可能會沖擊市場流動性。如果美聯儲退出QE,美國的利率上漲,美元回流,過度依賴美元的其它市場就會產生流動性不足的情況,恐慌情緒會增加,這些不確定性會反過來進一步促進美元回流。雖然現在各國的金融體系都比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時要健全得多,但因為國際貨幣體系嚴重失效,對資本流動缺乏合理的國際管理機制和規則,所以在QE期間過度依賴美元的市場和機構,如果不在未來3個月內合理調整自己,在美聯儲退出QE政策時,仍然會經受較大震動。
而由於金融市場的相關性,屆時國內市場也不可避免將受到一定影響,因此有必要未雨綢繆。
二是貨幣市場短端利率抬升勢必傳導到實體經濟,借貸成本上升往往產生“泥沙俱下”的效果,全社會債務負擔上升,擠出負效應明顯。一個明顯的例子是,承擔著大量政策性金融任務的國家開發銀行債券流標。若保証債券成功發行,其發行利率可能已經超過其資產收益率。由此,大量依賴政策性金融開展的保障性住房、基礎建設等工程將面臨資金不到位的窘境。
三是無論是去杠杆,還是推進利率市場化,都在較低利率的環境中更容易推進,也不容易積累風險。以美國為例,正是其零利率的溫和市場環境推動了“去杠杆”的順利進行。由於國內一些企業負債率已經較高,如果高利率貨幣環境持續,可能導致局部債務危機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