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財經

專家:人工耳蝸價格下降 每年約五千名患者接受免費贊助

對失聰患者聽力恢復發揮積極作用

2014年01月05日10:44    來源:人民網-股票頻道    手機看新聞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耳鼻喉科主任張道行(人民網 李彤攝)

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耳鼻喉科教授李華偉做客人民網(人民網 李彤攝)

    人民網北京1月5日電 (記者李彤)今日,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耳鼻喉科教授李華偉、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耳鼻喉科主任張道行做客人民網時表示,人工耳蝸對失聰患者聽力恢復發揮積極作用,近年來產品價格逐漸下降,且每年有四、五千名患者接受國家人工耳蝸免費贊助。

    張道行介紹說,最初人工耳蝸從國外引進,1995年在上海五官科醫院和協和醫院率先使用,產品使用對象為成年人,患者使用效果明顯,后逐漸適用於低年齡患者。一般來說,無特殊疾病的兒童,在6歲以前即便沒有語言功能,做了耳蝸基本都能回歸主流社會。成人失聰時間越短治療效果越好,根據其原先語言基礎,如果在十年以內進行植入耳蝸,基本能達到原來生活、學習和工作狀態。

    李華偉表示,人工耳蝸是深度耳聾患者聽不到聲音,沒有語言功能,無法他人正常交流,這是我國第二大殘疾疾病。現在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進行人工耳蝸技術。人工耳蝸技術是把人的語言信號,即聲音信號轉換為電信號,通過人工耳蝸裝置送入耳道產生聽覺。整個產業技術的發展,對聾兒語言康復起到了顛覆性作用。

    “上海市原來推廣人工耳蝸之前有11個聾啞學校,兒童入學困難擠不進去,目前隻有1、2家聾啞學校了,這也是人工耳蝸對聾兒康復作用的一個反映。”他說。

    張道行坦言,最初產品價格較為昂貴,約19.5萬元。近年來,國家加大投入資金,進一步解決殘障人士醫療費用問題。目前價格逐漸下降,現在價格約11萬元,且一年有四、五千名患者接受國家人工耳蝸免費贊助。目前我國從1995年開始到2013年為止,大概做了兩萬多個人工耳蝸。而我們的患者還是很多,每年新生聾兒約有五萬名。   

    

(責編:李彤、劉然)

相關專題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圖說財經|人民電視

  • 盜墓影視劇或遭禁播盜墓影視劇或遭禁播
  • 廣州車展美女車模扎堆亮相廣州車展美女車模扎堆亮相
  • 揭秘車模鮮為人知的一天揭秘車模鮮為人知的一天
  • 股市熊猛 小散自娛自樂

股市熊猛 小散自娛自樂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