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北京1月7日電 (記者曲哲涵)中國保監會今天發布《關於保險資金投資創業板上市公司股票等有關問題的通知》,允許保險資金投資創業板上市公司股票。
《通知》明確,保險資金可以投資創業板上市公司股票。保險集團(控股)公司、保險公司直接投資創業板上市公司股票,應當具備股票投資能力﹔不具備股票投資能力的公司,應當委托符合條件的專業管理機構(含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和其他專業管理機構,下同)進行投資。
根據保監會要求,保險集團(控股)公司、保險公司委托專業管理機構開展創業板及其他股票投資,多個資產賬戶合並計算后,持股比例達到或超過5%時,保險機構和專業管理機構應當及時向中國保監會報告,按照有關規定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通知》明確,保險集團(控股)公司、保險公司投資的創業板上市公司股票,不得存在以下情形:上市公司已披露正在接受監管部門調查或者最近一年度內受到監管部門處罰的﹔最近一年度內被交易所公開譴責的﹔上市公司最近一年度內財務報表被會計師事務所出具保留意見、否定意見或無法表示意見的﹔存在被人為操縱嫌疑的﹔中國保監會規定的其他情形。
保監會之前規定,保險公司投資証券基金和股票的比例合計為不超過該保險公司上季末總資產的25%。截至2013年11月底,中國保險業總資產達80903.66億元,資金運用余額74683.11億元,用於股票和証券投資基金為7555.83億元,在資金運用余額中的佔比從8月底的10.05%升至10.12%,表明最近一段時期以來,股市對保險資金的吸引力在逐步增強。與此同時,距離佔總資產25%的投資上限,理論上仍有超過萬億元的增量保險資金可以投向股市。有業內人士認為,此次保險資金對“創業板”開閘,在優化保險資產配置結構的同時,有望為資本市場引來“活水”,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對股市構成實際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