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要:
據金融投資報報道,鑒於綠盟科技過度依賴於稅收優惠和政策,募投項目盈利“放衛星”等問題,綠盟科技未來盈利能力遭到市場質疑。
和絕大部分上市公司由一股東絕對控股不同,綠盟科技竟無單一公司持股比例超過30%,故無單一股東可對公司決策形成實質性控制一直受到業內人士詬病。
據資料顯示,公司目前共有22名股東,持股比例相當懸殊前四大股東InvestorABLimited、聯想投資、沈繼業、雷岩投資持股接近,分別為29.8%、18.66%、17.82%和17.67%﹔其余股東的持股比例均在2%以下。在目前綠盟科技“四足鼎立”的股價結構中,PE就佔據其中三席,即使此次順利上市后,上述PE持股比例依然高達49.6%。
綠盟科技主營業務為信息安全產品研發、生產、銷售及提供專業安全服務。2009年-2011年公司營收、利潤均保持穩定增長。但鑒於過度依賴於稅收優惠和政策,募投項目盈利“放衛星”等問題,公司未來盈利能力遭到市場質疑。
“虛假繁榮”背后真實盈利能力存疑
作為我國最早從事網絡安全業務的企業之一,綠盟科技主營業務為信息安全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及提供專業安全服務,主要服務於政府、電信運營商、金融、能源、互聯網等領域的企業級用戶。經過十余年的努力,公司已發展成為國內領先、面向國際、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及網絡安全解決方案供應商。
然而,作為走在市場前面的第一批廠商,綠盟科技的發展卻明顯沒有跟上市場節奏。從主營業務收入規模看,同領域中的多家企業均已超過公司。那麼,作為先行者的公司為何會在行業發展中掉隊呢?有分析人士指出,綠盟科技主要面對政府、電信運營商、金融、能源、互聯網等領域的企業級用戶。大客戶擁有的大項目對於公司來說是個優勢,但在激烈競爭的市場環境下,如何保証拿到項目,如何保証大客戶不流失將是公司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要面對的問題。
不僅如此,在綠盟科技靚麗業績的背后,更多的是靠稅收優惠、政府補助“撐場面”。2011年綠盟科技實現淨利潤9302.07萬元,而年內公司享受的稅收優惠及各項政府補助共計5216.14萬元,佔當年利潤總額的比例高達46.47%。在2009年-2010年,這一比例也分別高達45.52%及56.22%。不難看出,國家稅收優惠和政府補助已經成為公司利潤的重要來源及淨利潤的主要組成部分。而和同行的衛士通、榕基軟件等相比,綠盟科技稅收優惠、政府補助佔利潤比例遠遠高於同行。某券商行業分析師對記者表示:“綠盟科技有約一半的利潤來自國家稅收優惠和政府補助,業績”虛假繁榮“背后,是公司過多的依賴政府稅收政策,這不禁讓市場懷疑公司真實的盈利能力。如果政策有所變化,公司業績也可能出現巨變。”
募投項目盈利過於樂觀實現概率小
招股說明書顯示,綠盟科技此次募資投向網絡及終端安全、合規及安全管理產品、Web及應用安全產品等7個項目。從上述項目效益分析來看,除公共平台建設以及研究項目外,其余五個募投項目均可實現盈利。據公司測算,前五項目達產后將合計為綠盟科技新增年平均銷售收入3.1億元,年均淨利潤7685萬元。對比公司現有業務看,此次綠盟科技募投項目盈利能力十分可觀。目前來看,上述項目貢獻淨利潤已佔到2011年公司全年淨利潤逾八成,剔除稅收優惠以及政府補助后,募投項目盈利能力也將明顯超過公司現有業務。
然而,綠盟科技美好的盈利預測並不能被業內人士所接受。“賬面顯示,此次綠盟科技募投項目均有較好的盈利預期,但是能否最終達成還是未知數。從行情前景以及公司項目來看,此次募投項目效益分析有”大放衛星“的嫌疑。”有業內人士表示,公司本次募投項目主要是現有產品升級及對新產品進行研發。其中,現有產品升級可以滿足更高端的用戶,但是高端用戶市場容量剩余空間還有多大,還是個未知數。此外,新產品的研發也將遇到更大的市場風險,新產品被市場的接受程度有待觀察。由於公司所處細分行業競爭強烈,新產品推出便將面臨難以推廣的風險,樂觀的盈利預測或將很難達到。
另外,此次綠盟科技7個募投項目合計需要募資2.92億元,但有財務人士表示,目前公司貨幣資金高企且無短期借款,現金流比較充足,其實公司並不差錢。招股書顯示,綠盟科技2009年-2011年貨幣資金分別為7038萬元、22428萬元、22574萬元,佔同期總資產的40%、69%、56%。同時,公司2011年在短期借款一欄中數字為零。上述人士指出,綠盟科技貨幣資金2010年暴增后便開始高位運行,從這點看,公司並不缺錢。特別是公司本次IPO募投項目共7個,每個項目對資金的需求都並不是太大,公司完全有能力靠自身解決。選擇上市融資投入上述項目,其“圈錢”味道濃厚。
除上述問題外,公司還存在業績變臉可能、虛增研發費用、盈利數據蹊蹺高於同行、應收賬款激增等系列問題。對於已在上市排隊行列中的綠盟科技,這些疑問今后無疑都會成為“地雷”,而《金融投資報》記者也將就上述疑問繼續追蹤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