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月22日電 (喬雪峰 譚翀)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深化農村改革 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的若干意見》正式對外發表,引發輿論廣泛關注,這是中共中央國務院連續發布的第11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主任、辦公室主任陳錫文在22日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中國農業農村發展令人鼓舞,隻要經濟增長保持一定的勢頭,農民的收入就還會繼續增長。
陳錫文表示,從形勢好的角度去看,連續10年中國糧食產量持續增產,去年的糧食總產量超過了6億噸,另一方面,農民的收入連續十年快速增長,去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8896元,比前年增加了979元,將近1000元,增長幅度扣除物價指數之后,達到了9.3%。比城鎮居民去年收入增長幅度高出2.3個百分點,這也是連續第四年農民收入的增長幅度快於城鎮居民的收入增長幅度。雖然差距還是較大,但是讓大家看到了希望,隻要政策好,隻要經濟增長保持一定的勢頭,農民的收入就還會繼續增長。
陳錫文指出,中國農業農村發展令人鼓舞,但是存在的問題也不少。由於經濟的快速增長,人民收入水平提高得比較快,所以對農產品的需求增長這幾年明顯快於農產品供給的增長。所以盡管國內豐收,但是進口還在增加。我們農業農村有這樣的發展,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採取了一系列強化土地使用的措施,比如說使用化肥、使用農藥、使用薄膜等等,這方面使農產品在短期內能夠得到比較快的增長,但是另一方面也對生態環境帶來了破壞,造成了壓力。所以持續保持農業發展的同時,如何加快農業發展方式的轉變,讓農業實現可持續發展,這也是我們面臨的非常突出的問題。
陳錫文表示,除了發展方面,還要解決一系列的問題,更多的在體制方面。去年11月召開的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了全面改革的一系列任務,其中有很多是涉及到農村改革的。這次中央1號文件應該說也是對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深化農村改革的一些要求作出了具體部署,比如價格形成機制的改革,比如補貼方式的改革,比如土地制度的改革,比如進一步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制,比如深化農村的金融體制改革,加快完善城鄉一體化的體制機制,以及進一步完善農村社會管理機制等等。所以這次文件中,雖然篇幅不太長,但是涉及的改革政策和措施非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