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財經

陳錫文:涉及農村土地的法律法規將有所調整

於文靜 董峻

2014年01月23日02:31    來源:新華網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陳錫文:涉及農村土地的法律法規將有所調整

  新華網北京1月22日電(記者於文靜、董峻)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2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辦公室主任陳錫文和辦公室副主任唐仁健對新近公布的一號文件進行全面解讀。其中,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完善重要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建立農業可持續發展長效機制、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等一系列社會關注的熱點,成為記者們普遍關心的焦點問題。

  確保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

  近年來,我國糧食產量不斷邁上新台階,與此同時,進口不斷增加。陳錫文說,進口增加最主要的是大豆。我國前年進口的糧食總量是8024萬噸,其中大豆佔了5838萬噸。去年進口的糧食估計在9000萬噸以上,大豆佔6300多萬噸。

  一號文件中明確,確保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陳錫文解釋說,國際上講谷物就是小麥、稻谷和玉米,中國的糧食統計口徑,除了這三大谷物之外,還把大豆和薯類算在糧食裡面,如果把大豆拿出來單算的話,中國進口的谷物數量並不大。

  “2013年我國糧食總產12000億斤以上,進口谷物相當於國內生產谷物的比重不到2.7%,谷物基本自給的要求與現狀吻合。”他說,“對於口糧絕對安全,我國2億多噸玉米產量中真正作為主食吃的比重不到20%。口糧要絕對安全,強調的是小麥和大米,小麥和大米進口比重大概在2.5%到2.6%之間,而且進口也並不是說國內不夠,而是因為品種調劑和價格因素。”

  陳錫文說,今后一方面要適度增加大豆進口,另一方面要強調中國人的飯碗裡主要裝中國糧、主要裝中國產的小麥和大米。玉米進口數量可能也會適度增長,因此講到谷物基本自給是考慮到玉米因素,講口糧的絕對安全主要是講小麥和大米。

  糧食“十連增”后讓土地休養生息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一個突出亮點是,提出要讓過度開發的農業資源得到休養生息。”唐仁健說,我國糧食已經“十連增”了,成效很大,但生態和環境的代價也非常大。我國人均耕地相當於世界平均水平不到一半,人均水資源數字逐年下降。我國化肥使用量世界最高,畝均使用量遠高於世界平均水平,農藥約180萬噸、農膜240萬噸,都造成土地污染和地力下降。

  陳錫文說,如何加快農業發展方式的轉變,讓農業實現可持續發展,是非常突出的問題。從今年開始,將在5個方面推進受損害土地休養生息。

  —對重金屬超標的土地將採取物理、化學、生物手段進行處理。對於生產出重金屬超標、影響人體健康的農產品的土地,必須退出食用農產品的生產。

  —25度以上陡坡耕地要進行退耕還林。我國有6000多萬畝是一般的坡地,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甚至地質災害。

  —開墾了不該開墾的濕地,應逐步退耕還濕。

  —飲用水源上游進行農業生產的也要退出。

  —全國23萬平方公裡的土地由於超採地下水形成了“漏斗”,對這些地方要嚴格限制超採地下水,對地下水要進行補給。

  重要農產品補貼“試水”目標價格制

  陳錫文說,多年來我國的糧價決定機制,主要是通過政府制定最低收購價和臨時收儲價決定,在保障種糧農民利益的同時,國內國際糧價倒挂、進口增加等問題凸顯。

  “中央將對糧食價格的形成機制進行改革,改革的方向就是從單純的制定最低價格和實行糧食的臨時收儲轉向逐步實行目標價格。”陳錫文表示。

  今年我國將對新疆的棉花和東北、內蒙古的大豆實行目標價格試點,其他根據試點的情況進一步推進。播種之前由政府公布供求情況和預測的價格水平。實際生產結果出來之后,如果價格高於目標價格,政府對城鎮的低收入消費者進行適當補貼﹔當實際市場價格低於政府公布的目標價格時,由政府對農民進行補貼。

  陳錫文表示,制定目標價格要綜合考慮農民的成本和獲利情況、國際市場和國內市場價格比較差,還有國內外各個不同品種的比重。比如大豆,80%以上來自國際市場,可能就會更多考慮國際市場的因素。

  中國轉基因科研不能落后

  陳錫文說,分子育種是全球生命科學的前沿技術,中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不能落后,科學研究必須努力趕上世界前沿。而轉基因育種能否上市銷售,必須經過極其嚴格的審核,並要讓消費者有充分的知情權。

  據陳錫文介紹,國內市場真正推出的轉基因食用農產品非常少。我國是轉基因農產品播種面積較大的國家,但主要是轉基因棉花,食用的農產品中隻有木瓜這一個品種。小西紅柿、彩椒等都不是轉基因品種。

  “目前全球的轉基因作物,真正為了提高產量的還不多,主要是增強抗病虫害能力,這樣可以減少農藥使用量。”他說,“在銷售的轉基因農產品中,如果含有轉基因成分,必須進行標注,由消費者自主決定,這個基本原則會長期堅持。”

  涉及農村土地的法律法規政策將有所調整

  此次一號文件對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中提到的農村土地制度改革作出了具體安排。對此,陳錫文指出,推進土地制度改革會涉及現行法律法規政策的調整。從三中全會提出的要求看有三方面:符合規劃和用途管制的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允許進入市場,和國有土地同權同價﹔農村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擔保的問題﹔農民住房財產權的抵押、擔保和轉讓。

  “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分三類,有宅基地、公共設施和公益性用地,還有經營性用地,就是鄉鎮企業用地。隻有符合規劃和用途管制的土地,比如鄉鎮企業用地、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這部分土地才可以直接進入市場。”陳錫文說。

  他還指出,決定裡講到住房財產權,沒有涉及地,但是地和房是不可分的,房屋產權証一定包括土地使用權在裡面,農民住房財產權到底是不是包括批准給農民使用的宅基地使用權?需要進一步探討。

  陳錫文表示,這些政策將逐步理清,定出規矩。今年要做的很大工作就是這方面。一方面要鼓勵,土地作為生產要素要流動,這樣才能激發活力,但流動要有規矩、底線。

(責編:李棟、喬雪峰)

相關專題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圖說財經|人民電視

  • 盜墓影視劇或遭禁播盜墓影視劇或遭禁播
  • 廣州車展美女車模扎堆亮相廣州車展美女車模扎堆亮相
  • 揭秘車模鮮為人知的一天揭秘車模鮮為人知的一天
  • 股市熊猛 小散自娛自樂

股市熊猛 小散自娛自樂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