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財經

人社部:延遲退休年齡是應對老齡化的必然選擇

2014年01月24日11:29    來源:人民網-財經頻道    手機看新聞

人民網北京1月24日電 (記者 喬雪峰)24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召開第四季度新聞發布會,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新任新聞發言人李忠在會上表示,改革退休年齡是一項綜合性的社會政策,是我國經濟社會結構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要求,也是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必然選擇。

李忠表示,延遲退休年齡政策應該有多方面的考慮:第一,適應人口預期壽命增長的需要。幾十年來我國的人口預期壽命顯著增加,1949年建國初期,大概是42歲,到了1957年平均預期壽命到了55歲,現在的平均預期壽命到了75歲。而我國現行的退休年齡政策是上世紀50年代根據當時的人口年齡結構來確定的,1951年政務院頒布的勞動保險條例裡規定,職工退休年齡男是60周歲,女職工是50周歲。1955年,國務院頒發的關於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退休暫行辦法中把女干部的退休年齡提高到55歲,這一法定退休年齡延用至今。幾十年來,我們的人口預期壽命在顯著變化,也需要通過改革退休年齡來適應這種變化。

第二,延遲退休年齡也是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必然選擇。由於人口老齡化的影響,平均每個勞動年齡人口所供養的老年人也不斷增加,必然要求勞動年齡人口延長勞動年限。目前我國已經進入人口老齡化快速發展期,老年人口的數量將以年均800萬以上的規模激增。大家可能注意到,20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2013年主要統計數據。這個數據顯示,目前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經達到了2.02億人,這是第一次突破2億人,佔總人口比重達到了14.9%,同比提高了0.6個百分點。根據有關研究機構的專家預測,到2020年老年人口將達到2.55億,2033年突破4億,2050年達到4.83億。如果按照這個速度發展下去,到時候社會總撫養比將大大提升。我們也許現在是2個多一點的人養1個人,將來也許會到1個人養1個人。延遲退休年齡,客觀上有助於緩解老齡化給我們帶來的社會撫養的壓力。

第三,延遲退休是開發人力資源特別是老年人力資源的重要途徑。從2012年開始,勞動力資源總量開始出現下降,這也預示著我們的勞動力無限供給的時代將要結束,所以必須研究如何更加充分有效地利用勞動力資源的問題。目前我國的勞動條件已經比改革開放之前大大改善,平均勞動強度比以前有大大降低,許多專業技術崗位,50、60歲也正是經驗豐富、技藝純熟的階段,這種高端人力資源替代彈性是比較低,如果這部分人過早退休,是對人力資本的巨大浪費。雖然我國也存在就業壓力的問題,但是局部的勞動力不足已經在一定程度上顯現。

(責編:喬雪峰、聶叢笑)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圖說財經|人民電視

  • 盜墓影視劇或遭禁播盜墓影視劇或遭禁播
  • 廣州車展美女車模扎堆亮相廣州車展美女車模扎堆亮相
  • 揭秘車模鮮為人知的一天揭秘車模鮮為人知的一天
  • 股市熊猛 小散自娛自樂

股市熊猛 小散自娛自樂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