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尋找年味】淄博周村:古城年味兒在身邊
據山東廣播電視台新聞中心《山東新聞聯播》報道,日子好了,生活美了,許多人都說,每一天都像在過年,這幸福的味道也讓年味綿遠悠長。在淄博市周村區古商城,那裡的年味蕩漾在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濃烈的情感和責任裡。我們跟隨記者去感受一下。
有幾百年歷史的周村古商城大街上,挂滿了寓意吉祥的宮燈。住在這條街上30多年的李大爺一早就和老伴收拾屋子准備年貨迎接子女們回家團圓。為了不打擾孩子們工作學習老兩口很少給兒女打電話,想孩子了就用孫女小時候用來學寫字的小黑板記錄孩子們上班上學地方的氣溫。而今天,李延忠用力的寫下了三個字“過年了”。
屋子收拾的差不多,老李也出門來到了菜市場,每年他都會像這樣精挑細選,特別是一定要買上幾斤周村的特產—蠶蛹。
周村市民李延忠﹔“咱周村就兩大特產,一個是燒餅,一個是蠶蛹,這個產品很可以,比那些成袋子的(好),咱想讓它辣就辣咱想讓它咸就咸。”
李延忠回到家,老伴正和剛剛回來的大兒子在准備晚飯,當過大廚的兒子掌勺,大娘打下手,好不熱鬧。
大兒子李林:“炒個豆腐,清炒,大家伙都願意吃,豆腐就是代表“都福”啊。”
貼福字包餃子,一家人圍坐,包著餃子,談談生活上的點點滴滴,這年味兒也越來越濃。
這時社區居委會主任房華打來電話,他告訴老李,水餃得多包點。
周村區長安社區居委會主任房華:你好大姨過年給你添麻煩了,石大爺家裡的孩子沒回來。
周村市民李延忠:我今年包的挺多啊,不要緊沒有問題啊,多給他拿點去,咱給他送過去,過年吃包子(餃子)是個大事啊,走吧。
李延忠是周村長安社區的周村愛心義工,在這條古街上,隻要鄰裡家誰有困難大家都互相幫助,不為別的,就是為了一個滿足的笑臉。
忙完石大爺家的小年年夜飯,李延忠家的晚宴也正式開始了。
李延忠孫子:爺爺咱今年怎麼沒放鞭炮就吃飯啊。
李延忠大兒子李林:你爺爺不是買了嗎。
李延忠:咱今年不放鞭炮了,這個霧霾太嚴重,咱喝個酒頂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