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是什麼?年味是家人團聚的喜悅,是煙花炮仗裡夾雜的笑聲,也是年夜飯裡飄出的香味。地域不同,老百姓餐桌上年夜飯的菜肴也各不相同,像北方人年夜飯的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餃子一樣,資中羅泉古鎮人餐桌上必備的一定是豆腐。
今(1)日是大年初二,恰逢羅泉集市逢場的日子,不僅有當地人背著背簍提著菜籃來到場鎮上趕集,還有異鄉的游客慕名而來。古鎮上一條五裡長青瓦屋面的古街上,熙來人往,好不熱鬧。在這條長街上,從鹽神廟對面的豆腐干作坊開始,一路下來,隔家便有售賣豆腐制品的店鋪。
順著當地人的指引,記者來到集市上生意最好的一家豆腐制品店,琳琅滿目的豆腐制品擺在攤位上,幾盒炸過金黃色的豆腐包子最是惹眼,身著紅襖的店主秀兒正在招呼著來往的客人。秀兒是店主聶秀英的小名,她也以“秀兒”作為店鋪的名字,“我24歲開店,當年兒子5歲,如今兒子都24歲了。”
據聶秀英介紹,她家主營豆腐包子、豆腐干、豆腐乳等豆腐制品,“豆腐包子一天要包2000多個,賣完了,家裡人都沒得吃。”她所說的豆腐包子和真正的包子有相似之處,除了肉餡外,這皮可是豆腐做成。雪白的豆腐中間剖一小縫,將那以豬肉為主料調成的肉餡夾於當中。“這幾天過年,生意更好,還有人來訂購豆腐包子的,訂上百斤,每斤15個。”聶秀英說,場鎮上的人買得最多,外地的游客也常常特地來光顧。豆腐是羅泉古鎮人年夜飯必備的菜肴,“拿來蒸、炸、紅燒都行。”
據了解,歷史上的羅泉出產貢鹽,以其加工出來的促使豆漿成型的鹵水非常不錯,因此才能使加工出來的豆腐雪白細嫩,十裡八鄉的人交口稱贊。
資料>>>
羅泉古鎮位於內江市資中縣西部,是中國100個千年古鎮之一,始建於秦朝。據《資中縣志》記載,羅泉古鎮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羅泉的興起與羅泉採鹽業密不可分,據《鹽法志》記載“資州羅泉井,古廠也、創於秦。”清光緒年間,羅泉已有鹽井1500余眼,所產的井鹽於1925年獲巴黎世界博覽會金獎。場鎮上不僅有美名遠揚的豆腐,更有中國唯一的“鹽神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