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武漢2月1日電 (蔣雪婕)除夕照例聚在爺爺奶奶家看春晚,往年這個時候,都得在越來越大的鞭炮聲中不斷調高電視機的音量,可今年一直到零點,竟還沒聽到鞭炮響。
爸爸不相信,打開窗戶仔細聽了半天,除了暖冬的微風吹進來,隻有遙遠的天邊響了幾聲炮竹,往年滿天炸開的煙火,今年更是集體失了約。
往年,樓下一家人喜歡在樓道裡點鞭炮,濃煙直沖樓頂,有年姥姥也來奶奶家看春晚,被那煙熏到快窒息,身體探出樓外才吸上一口氣,從此再不敢除夕來串門。可今年,竟然連這家都絲毫沒動靜。
因為平日住得離市中心遠,不知道今年武漢禁鞭如此嚴格,出門時還買了三挂鞭炮。老實說,小區限鞭通知年年有,但往往不會管得很嚴格,炮竹聲中辭舊歲,是多年的老傳統。今年這是怎麼了?
一家人望著那紅彤彤的2萬響鞭炮,猶豫不決。人家都沒放,我們還放嗎?叔叔大聲說,今年誰放鞭就鄙視誰,就當放過了吧。於是破天荒的,今年除夕沒上頂樓放鞭炮。
姑姑是警察,看這光景很是高興,講了個故事。年前,一位局長批評她們派出所禁煙做得不好,“我住你們轄區怎麼沒收到禁鞭的宣傳單啊”,民警趕緊去補發。“今年幾乎全是一家一戶發的禁鞭宣傳,看來還是有效果的。”姑姑說。
大年初一,聽說別的城市都熱熱鬧鬧,心懷不甘,想著郊區人煙稀少,應該沒啥問題,於是拿著鞭就下樓了。誰知一出門棟,平日連住戶都少的院子裡不知從哪兒躥出個保安,說,“別在院子裡放,保潔阿姨說了,路上的炮竹屑她們這幾天都不會掃的”。
隻好走出院子,那條還沒通的路平常連個人影都沒有,今天竟然也站著兩個保潔,皺著眉頭說:“別在這路上炸,要炸去那荒地上。”
去年還炮聲隆隆,今年就人見人厭,從昨夜到今朝,這鞭炮與我們共同不受待見的經歷著實讓我大吃一驚。不管是因為厭倦了霧霾,還是因為盼望著清靜,或者只是不想掃那一地紅紙,總之大部分人站在了一條戰線上——禁鞭,自己不放,也不讓人放。當然,也有和我一樣還不習慣的人,說,沒年味兒,太安靜了。也許傳統年味和現代需求怎麼結合大家還沒想好,但這種尊重規則的群體形象,還真是馬年新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