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農歷正月初五。早晨8點鐘,當大多數市民還沉浸在睡夢中時,“城市美容師”孫師傅和她的同事們已在零下一度的低溫中奮戰了近兩個小時。
今年春節期間,已經是孫師傅依然奮戰在工作崗位的第三個年頭了。“過年這幾天最忙,人多、垃圾多,工作量增加了好幾倍,一點兒都不敢鬆懈。”孫師傅一邊回答記者的提問一邊用水管清洗著垃圾桶,“大年三十兒干到晚上8點多,趕到家時蔡明的小品都演完了。”
與錯過“偶像”的小品相比,缺席年夜飯更讓孫師傅覺得遺憾。“兒子一個電話接一個電話的催,但活干不完,絕對不能撤離。”
54歲的孫師傅是周口市一名普通的環衛工人,負責中心廣場地下沿街店鋪街道的日常清掃管理工作。上崗三年多來,孫師傅每天都趕在店鋪開門前完成清掃工作。她說,整潔的環境不僅看著心情舒暢,也是對顧客及店家的一種尊重。
“人少好打掃,我每天早晨6點准時從家出發。夏天還好一些,冬天早晨出門時天還黑著呢,家裡人總不放心,其實因為負責的區域特殊,我已經比其他工友晚起了好幾個小時,很幸福了。”孫師傅樂觀的說道。
清掃垃圾、洒水、擦拭欄杆……一到崗,孫師傅立刻開工了。“早飯基本上都是湊合的,沒空吃。”孫師傅對記者說,“別看現在是冬天,從東邊掃到西頭,還出汗呢!”
等到店鋪陸續開門后,孫師傅的清掃工作也接近了尾聲。此時,為時一整天的保潔工作正式拉開序幕。
“日常的保潔工作是持續一整天的,這塊兒區域交給我,我就要負責到底,有垃圾就及時清掃,不能形成堆積。”孫師傅對記者說。
孫師傅負責的區域,是一條長約200米、寬近6米的露天地下街道,兩邊共有54家店鋪,因毗鄰周口購物商圈和市中心廣場,是日常市區人流量最大的街道之一。
“平時不論節假日還是工作日,這條街上的人都比較多,工作量大、難度也大。今年不少店鋪在大年初一就開門營業了,當天光鞭炮紙都清理了3麻袋。”孫師傅說。
據孫師傅介紹,每到過節期間,是產生垃圾的“重災期”。果然,孫師傅清理一圈下來,垃圾袋、飲料瓶、紙屑、煙頭、果皮等應有盡有,“內容”很豐富。“晴天還好,遇到下雨、下雪天,垃圾全靠手撿。”
“這會兒路面上看起來也沒什麼垃圾,怎麼清掃了這麼多?”記者環顧孫師傅的“地盤”后問道。
“平時大家來逛街不會特意注意這些,看不到什麼垃圾。人的素質不一樣,有人直接就把垃圾隨手丟在路上,有的店鋪產生的垃圾也不願走幾步扔到垃圾箱裡,都堆在門口。”孫師傅覺得,如果大家都能自覺地將垃圾放到指定的地方,整條街一定會更加整潔。
“剛開始干這行的時候,最怕見到熟人,覺得不好意思,慢慢的也習慣了。”孫師傅笑著說,“最臟最累的活總得有人干,隻要不違法,憑自己的雙手掙錢吃飯,干啥都是光榮的事兒,城市的建設我也做出了貢獻哩!”(肖懿木)
記者手記:
我們每個人,都曾在嚴寒酷暑中見到過他們辛勤勞動的背影﹔
我們每個人,都曾走過他們起早貪黑一寸寸清掃過的大街小巷﹔
……
在很多人眼中,環衛工人很平凡,環衛工作很簡單,然而城市裡隨處可見的“城市美容師”,卻常常被人們忽視。
“這就是我的工作,不覺得苦。”採訪過程中,孫師傅不止一次的對記者這樣說。每天清晨,當我們被夢想叫醒之時,我們生活的城市早已被打掃的干干淨淨,這些都是穿著橘色制服、常年披星戴月,經歷風吹日晒的環衛工人努力的結果。
那一抹抹火熱的橙色撐起了城市美麗、潔淨的天空,那日復一日的付出兌現著對崗位的堅守。
向“城市美容師”致敬!
關注人民網河南分網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