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胡子和工友所工作的礦山位於河北省遵化市清東陵旁一公裡處
人民網陝西安康2月7日電 (記者 李平)“大年初一不出門,初二走家門”,大年初二,按照陝南的風俗習慣,是走親訪友的日子,而陝西省安康市紫陽縣的農民工王胡子沒有心情走親訪友,而是一整天的坐在地頭滿面愁容,因為他和他的工友在鐵礦打工兩年共計125萬的工資被打了白條,提起這一年多來的討薪路,王胡子不禁淚流滿面。
“從2010年3月起,我和10多個工友在河北遵化市清東陵旁的一家礦業公司打工兩年,到現在公司還欠我們125萬元工資沒有拿到。”42歲的王胡子坐在自家地頭,顯得十分憔悴。
王胡子原名王仲春,幼年家庭十分貧困,15歲輟學后就開始外出到河北各地鐵礦務工,一干就是20多年,因為后來蓄起了胡須,工友們送他個外號叫“王胡子”。王胡子通過多年的打拼,在老家白馬村修起了三間小平房,日子過得也算舒心。可自從2010年后,他的生活發生了轉折。
“公司欠我們125萬一直不給,我們多次催毫無結果,后來礦業公司非把一口礦井做125萬抵給我們。”王胡子抖擻著雙手,從口袋裡摸出一張《礦山轉讓協議》。“我們農民工拿口礦井有什麼用,再說那個礦山挨著馬蘭峪清東陵,沒有開採証,是非法的,我們怎麼敢要。”
“可是不簽這協議,我們還是一分錢也拿不到,2012年6月4日,我們沒有辦法,還是隻有就咬牙簽了,想想簽了后再慢慢要錢。”王胡子的聲音有些顫抖,兩行淚水不禁奪眶而出。“沒有想到直到現在也沒有要到一分錢。”
人民網記者看到,在王胡子和河北省遵化市馬蘭峪鎮這家公司簽訂的合同上,明確地寫著“將礦場以125萬元頂工程款”的字樣。
“這兩年我和10名工友都沒有睡一個好覺,我們就希望早日要回我們的工資。”王胡子說。
隨后,記者幫王胡子咨詢了律師。
四川忠典律師事務所律師羅洪召表示:首先,依照《工資支付暫行規定》,工資應當以法定貨幣支付,不得以實物及有價証券代替貨幣支付,如果拿採礦權支付工資協議無效。另外,如果該礦業公司還沒有取得該轉讓礦井的合法採礦許可証並符合其他採礦權轉讓條件,那麼公司與王胡子簽訂的合同應屬無效,同時,且即使是符合轉讓條件,採礦權的轉讓也需經地質礦產主管部門行政批准方生效。王胡子可以通過勞動監察執法行政部門尋求救濟,也可以通過勞動仲裁的方式維權。
另外,羅洪召表示,如果對方屬於無証開採,根據《礦產資源法》第三十九條規定,未取得採礦許可証擅自採礦的,擅自進入國家規劃礦區、對國民經濟具有重要價值的礦區范圍採礦的,擅自開採國家規定實行保護性開採的特定礦種的,責令停止開採、賠償損失,沒收採出的礦產品和違法所得,可以並處罰款﹔拒不停止開採,造成礦產資源破壞的,依照《刑法》第三百四十三條的規定對直接責任人員追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