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西寧2月7日電(記者龐書緯)2月7日是馬年春節長假之后的第一個工作日,記者觀察發現,一些“職場一族”仍舊沉浸在“節日節奏”中,工作往往不在狀態。
清晨七點四十分左右,記者從位於西寧市南山路的家中出發。如果在往常,此時已經很難打到出租車,然而今天記者見到約三分之一出租車都顯示為“空車”。
路上,往日早晨八點左右的“早高峰”似乎並不明顯,6公裡的路程,總共隻走了十多分鐘。而大家對節后首日遲一點上班似乎也頗為理解,就連某廣播電台主持人都略帶調侃地說道:“今天早高峰預計比平時晚半個小時左右,大家似乎都希望能多在被窩裡多懶一會兒。”
早晨8:30是西寧市大多數單位的常規上班時間,記者在西寧市某機關門外觀察發現,直到將近九點,依舊有職工急匆匆地走進大門。據該單位門衛介紹,隨著單位管理的日益嚴格,至少從去年開始,春節、國慶“黃金周”之后首日上班遲到、下班早退的現象已經大為減少,但尚未完全杜絕。
比起規章制度嚴格的機關、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過節興奮、節后疲軟的現象似乎在民營企業員工中更為普遍。記者電話採訪了西寧市某服務公司經理郭偉,老郭忍不住向記者抱怨,30多名員工中,原本至少應有20名應於7日早晨到崗,然而直到上午10:30,實際到崗的隻有不到10人。“現在招熟練工也不容易,我總不能因為過完年晚到崗就把人家開除了吧。”
從6日下午開始,在微博、微信中,關於第二天一早要上班的“吐槽”聲可謂“不絕於耳”,許多人還分享了說唱新秀謝帝的當紅“神曲”《老子明天不上班》。對上述“吐槽”,網友大多表示“感同身受”:“等帶薪休假完全落實了,我們也就不必在‘黃金周’裡拼命玩,第二天上班一副熊樣了。”網友“紫薇郎”在微博中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