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4歲的田琦是一個地道的廣州東山少爺,現在在一家網絡公司任職運維工程師。與別的職業不同,由於網民24小時都需要網絡服務,他們的工作也是24小時無休。
春節假期的深夜,當同齡人在通宵唱K或者打麻將的時候,田琦靜靜地坐在兩台電腦的前面,監視著常人無法看懂的一行行數據。一旦出現數據異常,田琦需要進行及時記錄並且統一報送﹔如果遇到特別緊急的情況,他要在深夜撥通主管的電話,及時安排人員進行維護。
與電影裡那些形象類似“宅男”的電腦工程師相比,田琦需要掌握的技能要多得多,飛到全國各地的服務器機房,搬機箱、拉網線、裝系統,運維工程師都要一手包辦。
年初二凌晨在值班中度過
春節長假裡,田琦需要值三次班,每班8個小時,其中兩個是0點至8點的通宵班。大年初一的下午,他早早吃過了晚飯,准備上床小憩一會。幾個小時以后,他要在電腦前度過一個漫漫的長夜。
晚上11點,田琦從床上起來,為自己倒上一杯涼白開,拿上筆記本和筆,坐到了電腦前。打開QQ,工作群裡的同事還沒有開始交班,而其他群裡的小伙伴們正在熱烈地聊天、玩游戲、看電影,憧憬著大年初二到親戚家拜年能拿到多少紅包。
大年初二零點,值班工作開始了。運維工程師的工作說簡單也簡單,主要是負責檢測整個系統的運行,系統出錯或者服務器故障時要第一時間記錄並且報送給其他部門,及時修復。
“春節期間,值班的人比較少,我們基本上就是記錄問題,匯總好等待春節后修復。”田琦說,春節的第一個通宵班,他就碰到了服務器硬件故障的問題。經過排查,服務器遠在汕頭,沒辦法在春節期間處理好。“關掉一兩個故障的服務器,對整個系統基本不會有影響,但是關得多了,整個系統的速度就會慢下來,很影響用戶體驗。”
8個小時並不短,在春節的夜裡顯得尤其漫長。父母已經早早上床睡覺了,同學的QQ頭像也陸續暗了下來。困意襲來,田琦隻能戴上耳機聽聽音樂,他的視線不敢長時間離開電腦屏幕,也不能瀏覽別的網頁。
大年初二早上8點30分,與下一班的同事完成了交班流程,田琦回到床上休息。3個小時以后,他要和父母一起到外婆家拜年、吃飯,一直待到晚上。
“在外婆家吃完晚飯,實在覺得有點撐不住,很困很困。”田琦說,他的同事裡有人專門負責夜間值班,這種日夜顛倒的工作,雖然工作難度不大,但是非常消耗精力。
出差三大城市 安裝上百服務器
田琦畢業還不滿一年,在部門裡是最小的一輩。2013年4月,當時還沒畢業的他就跟著一位比較資深的同事,帶著工具,到上海、天津、汕頭三個城市安裝服務器。
“為了增加運算能力,每個城市要補充大概40台服務器,同時替換掉老舊的機器。”田琦說,機箱經由快遞運送到當地后,就要由他們兩個人負責安裝。從搬機箱、上架子,到拉網線、裝系統,幾十台服務器的安裝全部由他們一手一腳完成,平均一台服務器光是安裝系統就要半個小時。每一個城市的機房,都需要兩個人花費整整一天才能安裝好。
田琦表示,自己的那次出差算是“跟師傅學習”,以后可能輪到他帶新人出外工作。由於服務器數量眾多,地點分散,部門平均每周都會安排維護小組出差。“像春節值班的時候出現故障的服務器,登記在案以后就會安排同事出差更換,全國各地都要去。”
“用我們領導的話來說,運維工程師就是系統的保鏢和醫生。保護系統不受干擾,及時發現錯誤,就是我們的工作。”田琦覺得,運維工程師的工作並不被外界所熟知,但是與用戶的正常使用息息相關。
“朝九晚九”已成習慣
在同學的眼裡,田琦的工作可謂優越:早上8點起床,9點到崗﹔單位包午餐晚餐﹔工作環境和工資都相對優越。然而就他本人而言,運維工程師算不上是一份“肥差”。
“現在不加班都覺得不習慣了。”田琦表示,單位的競爭氛圍很濃,大家都喜歡拼到很晚才下班,晚上8點半左右離開都有點像“早退”。
除了工作時長以外,部門的工作制度也顯得很嚴格。“別人上班都是寫周報,我們寫的是日報。每一個小時都要標明工作情況,實際工作時間必須超過上班時間的80%。”另外,為了提高自身的職業素養,公司也會組織員工周末參與培訓。
“有的時候,很久都不能和家裡人吃上一頓晚飯。”春節相聚的時間,顯得相當珍貴。生為廣州仔的田琦,有時也能體會到外來“打工仔”的戀家情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