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假期后的第一個工作日,蘭師傅就忙了起來。
2月7日,正月初八,是春節假期后的第一個工作日。蘭師傅冒雪騎著三輪車早早地來到銀川金鳳萬達百貨龍輝鞋飾皮革美容店,張羅起馬年第一天的生意。
常年修鞋讓蘭師傅的雙手關節粗大,布滿老繭。但看著他那利落的修鞋動作,著實讓人佩服。一張朴實的臉上總是挂著喜人的笑容,前來修鞋的人們都愛和他嘮家常,大家都親切的叫他“蘭師傅”。
每天4點起床,在家中操作間開始清洗皮具,天亮了開始給皮具上色,11點騎著三輪車去開店門,晚上9點多關店門回家。這就是蘭師傅一天的生活。
在蘭師傅的店裡,來修鞋的顧客絡繹不絕,要做的活兒堆了半面牆,一天下來,他的雙手幾乎沒有停下來過。顧客們說,蘭師傅修鞋手藝好,從不亂要價,粘個膠之類的小活兒他都不收錢,弄得顧客也不好意思,連連道謝,說下次再來。蘭師傅總是說,做生意憑得是真心,靠得是技術。對別人負責,也是讓自己安心。
蘭師傅名叫蘭繼龍,今年33歲。出生在固原彭陽的一個偏遠小山村,由於生下來體弱多病,常年打針吃藥影響到了神經,致使右腿殘疾。蘭師傅初三便輟學在家,他頹廢過,也曾抱怨過。“當時我看到文章裡有一句話——這裡沒有新雪,激勵我到現在。當你獨自登上高峰,會覺得自己真了不起,然而你馬上又會發現雪地裡別人的腳印,原來別人早已來過。但是我覺得人活著,就應該堅持自己的理想,堅定做自己認定的事情,不在乎別人做過什麼,更別在乎別人的目光。從那時起,我決心不再讓父母操心自己的生活。”蘭師傅說。
2009年,自治區殘聯組織了一場皮革護理培訓班,蘭師傅決心去試試。上課的時候他覺得自己像個門外漢,對皮革護理一無所知。但是,這並沒有擊退他。培訓班裡,蘭師傅是最認真的一個。上課積極提問,下課認真總結,平時還向同學借筆記來補充自己的知識空缺。像這樣相同的培訓課程,蘭師傅申請了三次。培訓結束后,他還去街道免費給別人擦鞋。他說,隻有在實踐中才能掌握皮革護理的基本要領。
幾個月之后,蘭師傅開始給別人的皮革美容店打工。老板看蘭師傅聰明好學還勤快,決定把一家分店交給他管理。但是此時的蘭師傅已不滿足於此,決心開一家真正屬於自己的店。
為了在銀川找一家地理位置和房租都合適的店面,蘭師傅可沒有少下功夫。每天出門前蘭師傅都先在地圖上畫好一個中心,騎著三輪車到達那個地方,再走路向周圍輻射著去找。2011年8月,炎熱的天氣加上蘭師傅腿腳不便,其中的艱辛不言而喻。累了就在樹蔭下休息幾分鐘,餓了就買個餅子充飢,一雙嶄新的皮鞋被磨開了口。就這樣找了整整一個月,最后蘭師傅鎖定了金鳳萬達百貨。
剛開始經營自己的小店,難免會遇到各種小狀況,遇到不理解的顧客,蘭師傅總是憨憨一笑少收人家的錢。蘭師傅說:“我自己問心不愧就好,自己吃點虧就當練手了。也得虧這些顧客的捧場,我才有動力去學習鑽研,久而久之水平就這樣被練出來了。”
有一次,蘭師傅不小心丟了顧客的一隻鞋,被要求賠償1800元。蘭師傅二話沒說,蹬著三輪車主動給顧客送到家裡,一邊賠禮道歉一邊不好意思地說道,由於自己創業剛起步,湊了半天才湊齊,裡面還有毛毛錢,讓顧客別嫌棄。那位顧客拿著錢感動的說不出話來,當場退給了蘭師傅100元。“當時那個客人說像我這樣誠實守信的人,肯定能把生意做大,以后還要來光顧我的店哩!聽到這樣的話,我覺得特別幸福!”蘭師傅想起當時的場景,臉上堆滿了笑容。
如今,蘭師傅大膽拓展了自己的營業范圍,除了做皮革皮具的清洗保養上色,還做奢侈品護理。他還常在商場裡觀察新上架的皮鞋皮具,遇到不懂的問題,與培訓班的老師溝通,還定期參加寧夏洗染行業協會培訓班,在實踐中不斷總結鑽研。蘭師傅說,要不斷了解流行趨勢,學習新的技術,才能跟得上時代的潮流。
蘭師傅如今回憶起當初離開家出來創業的艱辛,眼眶還是會泛紅。當初家人都不支持他,認為一個初中文化的殘疾人想走出大山,獨自來到銀川立足是不可能的事情。他拿著4萬塊錢出來闖蕩,下定決心一定要混出點樣子來,不能讓別人看不起。剛開始在銀川租12平米的房子,基本上就是一個小型操作間放了一張床。現今,蘭師傅的生意算是走上了正軌,改租了兩室一廳,也有了一個獨立的操作間。蘭師傅說,很多人看不上這修鞋這工作,可這也算是技術活,沒點兒耐心和真心還真不是誰都干得來呢。別人叫我蘭師傅的時候,我覺得我有地位、有尊嚴,自己苦點累點都不算什麼,我今天這一切都是這個行業給予的。蘭師傅很珍惜現在的生活,他告訴記者,他很幸福,對生活很樂觀。
“我希望今年能開一家連鎖店,技術上更進一步,生意越來越好。能多賺點錢,早點兒把我的妻子和孩子都接到銀川來享享福,咱也能像城裡人一樣生活。”蘭師傅對記者說。(人民網銀川2月7日電)
蘭師傅家中的操作間。
蘭師傅操作皮革美容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