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特斯拉概念火爆趕緊買入相關企業股票?當然可以。特斯拉概念股在A股市場掀起層層熱浪,從類似的電動車生產企業,再到鋰電池、觸摸屏、車聯網、輪胎,甚至提供3C認証的企業,無不遭到爆炒。資本市場以外的特斯拉也是“緋聞”不斷,先是傳特斯拉密訪國網談充電業務﹔再到物產中大私洽特斯拉謀長三角總代理﹔最新的“緋聞”主角又多了中國電信。且不論是真是假,這些傳聞足以讓某些人感到恐慌了。
戴著新能源的光環,電動汽車本就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但如果隻從能源環保來看特斯拉,那就太小看這個車界“蘋果”的野心了。那些習慣了“制造業思維”的汽車巨頭們,依舊不相信在新經濟時代汽車產業的格局能有多大的變化。而特斯拉的出現,帶來的是汽車本身制造過程的變化。
電動汽車的概念早已不是新聞。除了特斯拉,比亞迪、福特、日產都在做電動汽車,但傳統汽車廠商做電動汽車只是將汽車的發動機換成電動發動機,油箱換成電瓶。生產過程、供應鏈、上下游沒有實質性變化,還是按照工業制造的方式來做產品。而特斯拉超越了產品的概念,更多的是一種服務理念,用戶的體驗。它要求隨時掌握用戶需求,實現用戶定制,快速高效地生產和流通。比如,瑞士汽車創意設計公司Rinspeed在今年的日內瓦車展上推出一輛特斯拉MODEL S概念改裝車。Rinspeed為這款車改裝了更加運動的外觀套件,還注入了諸多先進的概念設計元素,比如自動駕駛功能、方向盤可橫移至中控台中間等。而這些是傳統的汽車廠商在短期內難以做到的。
再有一個群體是零部件廠商,他們似乎一直都缺乏安全感。一旦新技術帶來的能源動力系統變革成為現實,汽車廠商的生產策略不得不做重大調整,多數以機械動力系統制造見長的零部件企業,不得不陷入關門的尷尬境地。即使汽車廠商仍然願意繼續與原來零部件供應商合作,生產配套設施的升級換代成本也是不容小覷的。
如果特斯拉再加大車聯網的投入,汽車行業步手機行業的后塵就是時間的問題了。而在互聯網思維的今天,執掌牛耳的人會帶動更多行業的變革。而那些負隅頑抗不求變通的守舊企業就會像被淘汰的手機一般留在人們的記憶中,隻不過淘汰速度沒有那麼快,但未來誰又能說得准呢?
《金台觀察》專欄是由人民網財經研究院的研究團隊及外部專家聯合撰寫的短篇評論,提供具有洞察力的關於中國經濟、商業趨勢的解析。投稿或有關於文章的任何意見請聯系cy#(換成@)peopl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