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趙昌文接受人民網專訪(攝影 郝帥)
人民網北京3月23日電(薛白 李彤)3月22日-24日,“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4”年會在京召開,本屆論壇以“全面深化改革的中國”為主題,圍繞新型城鎮化、財稅體制改革、社會保障體制建設、開放型經濟體制建設、國企改革等一系列重大問題進行探討。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趙昌文在接受人民網專訪時指出,混合所有制可以理解為民間資本包括外國資本創造更大的投資空間。
趙昌文說,混合所有制是很多年前的一個提法,十五大的時候就提出來了,到現在為止再次強調通過混合所有制經濟來把它作為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實現形式,這實際上是很重要的一個理論創新。混合所有制本身並不是很復雜的問題,其實它就是多種不同性質的資本共同投資。一般講,如果狹義一點,通過不同性質的資本,共同組建公司,通過股份制這樣一種形式。廣義講,混合所有制也可以包括不同的資本,通過合作的形式,比如說PPP,甚至在一個項目裡面,不一定通過公司的形式來合作,大體上都屬於廣義的范圍。一般講混合所有制,更多的是指股份制這樣一種實現形式。
趙昌文表示,混合所有制本身並不是目的,通過混合所有制這種形式,在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裡提出來,主要強調兩個方面,一方面是通過混合所有制推進國有企業的改革,使得國有資本的配置效率進一步提高。因為混合所有制可以改善公司治理結構,改善國有企業的治理結構。治理結構的改善,往往通常意味著資本配置效率的提高,從而使得國有經濟的活力進一步的提升。當然,在特定領域、特定行業也有一個控制力和影響力的問題,比如關系到國家安全的一些戰略性行業,也可以搞混合所有制,但是政府要保持必要的控制權。絕大多數行業通過混合所有制的形式,實際上是提高國有資本的配置效率。另外一個方面,混合所有制,可以理解為民間資本包括外國資本創造更大的投資空間。在三中全會決定裡講到,鼓勵非公有資本參與國有企業的改革,非公有資本可以投資國有企業的一些項目等等,這都是屬於混合所有制可以發揮作用的空間。
趙昌文強調,這兩個方面的作用都很重要,其實最終的結果是殊途同歸。國有資本配置效率的提高,它實際上也意味著整個社會資源配置效率的提高,而如果國有資本效率的提高,通過國有資本經營收益,最終和公共預算來實現一個全面對接,在體現全民共享的特征,用之於社會、用之於全民,實際上這種國有資本效率的提高也是我們所希望的一個目標。而為民間資本創造更大的投資空間,使得它們能夠有更多的機會、更好地發展,提升競爭力的話,也是有利於整個社會生產力的進步與發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