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3月23日電(記者 楊曦)3月22日-24日,“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4”年會在京舉行。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約瑟夫·斯蒂格利茨在出席“2014中國發展高層論壇——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時表示,中國的對外開放比世界上其他國家要更好,成功地避免了很多非常不利的結果。
約瑟夫·斯蒂格利茨表示,中國的對外開放對過去三十年取得的成功至關重要。這種開放應該說是多層次的,包括對新思想的開放,對於出口帶動經濟增長的開放,對於外資的開放,以及中國對於海外的投資的開放,這為中國帶來了新的技術以及更多可以得到保障的進口供應。
約瑟夫·斯蒂格利茨認為,中國的對外開放比世界上其他國家要更好的原因是,中國對於改革開放的順序和速度有著非常謹慎的安排,沒有過快的開放或者說完全基於資本市場的自由化。不像其他國家一樣,他們沒有進行自由化,現在事實証明,那些國家過快的完全使自己的金融市場自由化以后,就面臨很多金融市場的不確定性,正如2008年金融危機帶來的情況一樣。同時,很多的中小企業也會受此影響,而且國內企業的投資也會下降。中國很好的管理了他參與全球化的進展,中國因此也比世界上很多國家更加成功地避免了很多非常不利的結果,包括限制工業化失業率的上升和經濟的失控。
約瑟夫·斯蒂格利茨強調,事實上中國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中國認為開放只是實現發展的工具和渠道,而不是最終的目的,因此中國的這種開放的戰略使得中國取得了發展上的成功。下一個階段,也就是中國未來改革當中該如何開放,對中國來說仍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