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3月24日電(孫博洋)3月22日-24日,“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4”年會在京舉行。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蘇波在論壇上回答提問時表示,政府應減少用行政性手段去壓減過剩產能,要讓市場自動調節。
蘇波表示,在整個化解產能過剩當中,政府的定位要盡量的減少用行政性的手段去壓減過剩產能,而是不斷地完善市場競爭的環境,讓優勝劣汰的機制能夠起作用,讓市場去根據企業的運行情況,自動的去調節過剩的產能,當然我們對產能過剩調整的總體方案是轉移一批,淘汰一批,升級一批,還有調整一批。
蘇波表示,有一些行業確實已經出現了絕對性的過剩,有一些產能可能到我們最終完成工業化它也難以消化。另外,有一些產能是成長性或是周期性的,它可以隨著經濟的發展被消化,比如說我們現在的光伏發電的產能,汽車的產能也有相應的過剩,但是它的市場還在發展,需求還在增長。
在水泥過剩產能方面,蘇波表示,水泥過剩產能的等量替換,是一個過度性的措施,不是永久性的措施,因為中國的水泥生產量已經佔全球的60%,所以總量上的有過剩。像水泥這樣的行業最終還要靠市場去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