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銀行與互聯網金融機構的較量,正從暗中?殺逐步走向公開化。繼四大行下調支付寶快捷支付限額后,昨天下午有消息稱,除工行浙江分行外,其他分行與支付寶快捷支付的接口都被關閉。工行回應稱,與支付寶的合作意願沒有變化,后台接口數量的減少對個人客戶快捷支付是否有影響,要依支付寶的態度而定。支付寶官方則對此事件不予置評。
工行
如果支付寶配合就沒影響
記者了解到,工行此前在支付寶快捷支付的接口有5個,由5家分行管理,從3月23日起快捷支付的接口統一到杭州,其他分行的接口關閉。
昨天下午6點,工行對媒體解釋,多個接口由多家分行實行多頭管理,容易出現技術和管理上的問題,存在風險隱患。支付寶所在地在杭州,由工行浙江分行專門對支付寶快捷支付接口進行維護和管理,有利於保障客戶交易安全。“原來是隨機支配,統一后如果支付寶配合,把指令發到杭州即可。但如果支付寶不配合,有可能造成交易不成功。”
記者昨晚先使用已經綁定支付寶並開通快捷支付的工行儲蓄卡轉賬,功能一切正常﹔然后添加一張新工行儲蓄卡,也可以開通快捷支付。但有媒體報道,從前幾天開始,原先綁定支付寶快捷支付的工行卡還能使用,但是一些支付寶用戶想新增工行卡綁定至支付寶賬戶、開通支付寶的工行快捷支付,則無法操作。
支付寶
工行的e付通難道沒風險?
支付寶方面雖然沒正面回應是否配合工行的這一改變,但網上流出的支付寶資金結算部一名員工所寫文章《支付寶員工駁工行:支付寶比網銀更安全》側面表達了支付寶的態度。文章就工行所提“風險隱患”等問題予以反駁。大意是快捷支付首筆支付前,支付寶會將姓名、卡號、証件類型及號碼、手機號碼等信息通過專線傳遞給銀行,由銀行直接進行驗証。全部匹配驗証通過后,支付寶還會向銀行驗証通過的手機號碼發送動態驗証碼,隻有客戶驗証碼回填成功后,才能支付成功。文章質問道:“工行也搞了自己的快捷支付,叫e付通,開通形式和驗証方式和支付寶的快捷支付完全一樣。憑什麼單說我們有風險隱患?”
雙方還就快捷支付的合規性問題展開了針鋒相對的“口水戰”。工行結算與現金管理部處長王鈜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採訪時稱,支付寶等機構遲遲不按照銀監會的要求,到首筆業務前由賬戶所在銀行通過物理網點、電子渠道或其他有效方式直接驗証客戶身份,因此造成快捷支付違規。支付寶則援引媒體報道稱,理論上銀行應立即對快捷支付進行整改、增加首筆業務面簽認証環節,但銀行並沒有這麼做,原因是銀行在和支付寶的合作中,也是一個得益者,獲得手續費或者獲得存款。但隨著博弈雙方力量慢慢發生了對比,支付寶的議價能力越來越高,特別是在阿裡集團取得民營銀行牌照之后,銀行才指責支付寶違規。
農行高管
應定位小額支付
針對外界關心的四大行與支付寶的“恩怨糾葛”,農行副行長李振江昨天在農行2013年業績發布會上主動解釋,市場對四大行下調快捷支付限額存在一些誤解,第三方支付限額取決於安全認証等級,快捷支付就應該定位小額。李振江表示,未來農行會繼續加大網銀支付的便捷性,降低便捷度與安全性的矛盾。
近日工、農、中、建四大國有銀行均下調了支付寶、財付通快捷支付的限額,單筆由5萬元降至5000元,月累計由20萬降到5萬。馬雲在來往對四大行發表了言辭激烈的“檄文”,稱支付寶如果被銀行封殺雖死猶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