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新浪微博日益增長的輿論影響力,去年夏天以來,中國政府和官方媒體發起了一連串針對大V的打擊行動。這些知名度非常高的微博用戶,常常被指控在微博上“煽動鬧事”或“發布未經証實的或危言聳聽的消息”。
雖然微博被視作中國最自由、公開的論壇,但其背后仍然有不透明的和對立的力量引導著輿論走向。除了大V們,許多知名團體和智囊團也在左右公眾輿論。比如“網絡水軍”,是指“為獲取報酬隨時准備向互聯網如潮水般大量發帖的那些人”。他們通常受雇於網絡公關公司,而公關公司效力於不同的利益團體。比如,那些被譏諷為“五毛黨”的發帖者。還有諸如此類的其他團體,如“美分黨”,用來貶損那些專門發帖支持外國政府或機構的發帖者﹔“帶路黨”,意為如同二次大戰時期的賣國賊,不但不與帝國主義斗爭,反而為外國入侵者帶路。中國的網絡言論已經變得如此偏激,以至於任何關於敏感話題的討論,常常變成網民們互相指斥對方屬於哪個“黨”的口水戰。
這場打擊使得關於網絡水軍和微博受到非官方操控的談論多了起來。換句話說,這些案件把人們的注意力聚焦到微博可以被操控這件事上,並將公眾的猜疑引向了另外一些事情。
自由和控制向來是一場貓捉老鼠的游戲,兩者總是隨著技術發展而互有進退
網民對薛蠻子案件的反應
在薛蠻子的案件中,他被指控開辦網絡公關公司和雇佣了秦火火。秦是一名網絡營銷推手,因散布虛假病毒事件和擾亂社會秩序臭名昭著。按照官方的邏輯,薛的罪行在於一直同網絡水軍保持著緊密聯系,並懷有控制公眾輿論的野心。這位美籍華人,擁有億萬財富的投資者,最終承認自己在網絡散布虛假信息,並呼吁其他大V檢點自己的行為。薛蠻子目前仍被拘留,正在等待判決。那麼,在公眾輿論中,他是否受到懲罰了呢?
薛早就是一位備受爭議的人物。許多人認為他從體制內受惠甚多,而他對體制的批評不過是虛情假意。不過,他在2013年8月因嫖妓被捕時,已經擁有1200多萬粉絲。這一事件引發了對網絡水軍和大V的熱議。
網民對薛蠻子本人的態度似乎很矛盾,卻又隱含著深意。在許多網民看來,即便個別大V行為不當,因此譴責大V整個群體則有些偏頗。
激發關於微博被操控的討論
作為一種警告,打擊運動已經取得一定成效。許多大V小心翼翼地刪除了敏感帖子,或者保持沉默,或者隻發一些無關痛痒的帖子。有的放棄了大V身份,有的干脆退出了微博。2013年10月,在余姚發生的水災凸顯出大V們不想再發揮輿論領袖作用的心態。與既往發生災難時的情形不同,幾乎沒有什麼大V回應人們的求助呼聲,也沒有多少大V參與到救援行動中。
盡管在實施嚴打后的數月內新浪市值並未縮水,但是微博還是遭受了損失。英國《電訊》做的一項研究表明,薛蠻子被捕后不過兩周,從活躍用戶中採集的一個樣本群體的日發帖量就減少了一半。《電訊》提供的報告顯示,嚴打后的發帖數量可能下降多達70%。同時,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的報告顯示,微博用戶人數在2013年底為28100萬,與2012年相比,下降了9% 。誠然,在許多用戶那裡,或者至少在許多功能上,微信已經取代了微博。如果不是這場嚴打使公眾覺得還是明哲保身為妙,很難說明為什麼社交工具會如此快地發生了轉移。
不過,自由和控制向來是一場貓捉老鼠的游戲,兩者總是隨著技術發展而互有進退。時至今日,人們總是能夠找到交流信息的渠道,將關於敏感話題的討論逼回私人領域,風險更大,也更難監控。
(作者分別為哈佛大學商學院教授和研究員,本文由王倩翻譯)
(來源:《中國經濟報告》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