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海南頻道喻濤 攝
經濟學家、全球化合作論壇副秘書長張其佐4月8日在博鰲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張其佐分析中國創新不足的原因主要是難以擺脫技術引進為主和低成本比較優勢的模式和路徑依賴。
張其佐說,中國和許多新興市場國家,其發展模式和路徑靠的是以引進技術為主和低成本的比較優勢。這種模式和路徑為主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推動作用明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實現了長達30年的高速增長。但“九五”以來,特別是2008年的全球危機使中國經濟結構的矛盾日益突出,中國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率一直在低位徘徊、產業結構升級緩慢、產品國際競爭力不強,總體上在全球產業鏈中處於中低端的產業地位未發生根本性改變。
張其佐說,由於技術引進為主導致技術進步明顯放緩,技術進步放緩又導致經濟增長仍主要靠資源和資本支撐。長期以來,中國經濟增長過度依賴低成本的要素投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式發展模式沒有實質性的轉變。2012年,我國能源消耗量達到25.3億噸國際標油,超過美國同年的14.5%,約佔世界總消費的20.3%。在我國人口紅利減弱、耕地紅線逼近、資源環境形勢嚴峻的情況下,由於對自主創新重視不足,我國產業發展缺乏核心技術,長期依賴外來技術,我國的創新系統未能提供支撐增長的新動力。
張其佐認為,要擺脫以技術引進為主的技術進步模式和經濟增長過度依賴要素投入的低成本比較優勢路徑,就必須搶抓中國全面深化改革的機遇,加快實現從技術引進為主到自主創新的技術進步模式轉變,通過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搶佔新一輪科技產業革命的機遇,從而推動中國經濟加快結構調整實現產業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