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財經

電商仍拼低價消費者審美疲勞 網友吐槽四問題

2014年04月23日08:11    來源:廣州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電商仍拼低價消費者審美疲勞 網友吐槽四問題

  促銷審美疲勞 店商分歧加大

  五一未到

  商戰已起

  五一小黃金周即將到來,無節都要造節的商家更想借此吸金。本周起,線下百貨線上電商動作頻頻,商戰戰火悄然燃起。

  多家電商的“五一促銷大戰”進入了高潮,往年這個時候都是傳統銷售企業奮力?殺的時候,因為即將到來的“五一小長假”,對於他們來講是關乎上半年銷售業績的最后一搏。而在今年,電商平台在線下、手機端和二三線城市等方面,向傳統零售商發動了全方位的攻勢。

  而記者注意到,雖然價格戰仍是電商重要的競爭手段,但服務水平的差異化也在提升,一些電商甚至提出了比傳統店商更高的售后標准。

  同時,多家百貨公司也陸續發布五一促銷計劃。記者發現,對於電商來勢洶洶的促銷大戰,有店商仍積極應對,要將低價進行到底。而有百貨公司則已跳出“價格戰”圍牆,不願一味以低價攬客。

  促銷審美疲勞 店商分歧加大

  電商攻勢:來勢洶洶 今年有三大不同

  京東集團副總裁兼家電事業部總經理閆小兵認為,本來五一是傳統店面的黃金周,線上電商們則習慣過“六一八”和“雙十一”。但從監控數據看,五一、十一家電的銷售增長特別快,消費者現在已有了在傳統家電賣場比價,然后在線上購買的習慣。

  據透露,一些電商平台光是五一家電的促銷廣告投入就達數億元,不少生產商也准備投入大量廣告和促銷資金。

  1.加強售后搶線下消費者。隨著京東、天貓等電商實力的日益強勁,它們已經開始把服務和產品向線下延伸,“國家規定的7天無理由退換貨升級到30天,這是傳統店商無法做到的,要讓過去習慣在傳統賣場裡面購買的消費者,充分體驗線上購物的優勢與便利。”閆小兵說。

  2.拼價格搶二三線消費者。拼價格仍是今年五一電商大戰的主題,有廠商人士透露,在北京、上海這些一線地區,消費者可以買到價格便宜產品,但渠道越往下,價格也會往上升。在數量龐大的二三線城市,線上才能體現出比線上更明顯的價格優勢,這也是各大電商主打價格戰的原因。

  3.以優惠搶手機端消費者。多家電商把促銷對象瞄准了手機端購買的消費者。淘寶網及無線事業部負責人張建鋒說,有些商品通過無線端的交易已經能夠達到40%,比如女裝類佔比達到30%~40%以上,偏生鮮類的商品如水果類,佔比達到50%以上,超過了PC端下單購買量,未來消費者通過手機下單購買已是不可逆轉的趨勢。

  店商:百貨公司拼低折拼不過電商

  昨日,匯聚多個奢侈品折扣店的海印又一城宣布,連著店慶,本周五起啟動為期9天的五一大促,全場商品2折起,折上再打8折,其中有兩天更是折上再打7折。

  “別人做我們不得不做。”海印股份董事長邵建明指出,五一假期,由於時間短,很多人留守廣州吃喝玩樂,這對實體店是利好的。

  摩登百貨的相關負責人則告訴記者,五一大促從本周末持續至5月4日,其中崗頂總店400元換900元券,其他分店200元換400元券。不過,該人士表示:“我們的促銷按照自己的節奏進行。”

  不過,“折扣再低一些也不見有效果。”有百貨公司負責人直言。記者發現,電商五一宣戰,店商態度分兩派,有店商已跳出“價格戰”的圍牆。

  友誼、天河城百貨兩大百貨公司昨日公布五一促銷計劃。記者看到,雖然兩大百貨旗下的奧特萊斯店都加入價格戰,但是正價店的促銷力度均為低至7折。友誼商場更是結合母親節的消費需求,將五一促銷一直延長至母親節當天。

  記者發現,多家百貨公司已在改變營銷手段。

  廣州某大百貨公司高層告訴記者,百貨公司拼低折是拼不過電商的。一方面,百貨店不可能無限度地損失利潤。另外,品牌對商場促銷的參與度也在下降。“如今,品牌的促銷戰略也在改變,大多按照自己的促銷計劃,不再以百貨的意志為轉移,特別是大品牌。”該人士表示,“如果百貨公司在新貨上市期一味地大促,但是品牌商卻是以舊貨參與,這對做正價店的百貨公司損傷很大。”有服裝品牌商告訴記者,目前女裝大促的含金量在下降,男裝由於銷售低迷,參加大促的積極性還比較高。“女裝新款新上市就打五折是不可能了。”

  光有低價還不行

  消費者吐槽四大問題

  電商價格戰雖然熱鬧,不少消費者獲得了便宜價格,但在享受服務方面仍有不少吐槽。

  1.面對網絡平台上的海量商品種類,消費者往往不知道怎麼買,“選擇難”成為很多消費者頭疼的事情。

  2.買完了以后不知道售后找誰?比如五一熱銷的家電類,由於涉及很多復雜的供應鏈環節,商家也因為安裝后再退貨會帶來很多損失,很多消費者找遍銷售商、廠家和促銷員,卻被推來推去,逼得很多消費者放棄了自己售后的權利,電商平台往往缺乏一站式的解決方案。

  3.購物體驗差。不管是線上還是線下,消費者其實都是弱勢人群,感覺體驗不是太好,尤其在逛賣場的時候,A品牌說B品牌不好,B品牌說C品牌不好,消費者想找自己需要的產品很麻煩。

  4.顧客和商家的信息不對稱。各大電商的購物頁面做得很漂亮,評論也很多,文字和大幅圖片其實暗藏傾向和誤導。 文/記者薛鬆、林曉麗

(責編:楊迪、喬雪峰)

相關專題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圖說財經|人民電視

  • 盜墓影視劇或遭禁播盜墓影視劇或遭禁播
  • 廣州車展美女車模扎堆亮相廣州車展美女車模扎堆亮相
  • 揭秘車模鮮為人知的一天揭秘車模鮮為人知的一天
  • 股市熊猛 小散自娛自樂

股市熊猛 小散自娛自樂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