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宿州4月23日電(記者 劉穎)西寺坡鎮,宿州市埇橋區轄區下的一個普通小鎮。然而,正是這塊名不見經傳的土地,卻承載著大澤鄉起義發生地的歷史遺澤,而且還遺存有大澤鄉起義的遺址“涉故台”,仍一直叫著一個和當地沒有歷史淵源的名字。
4月23日上午,安徽宿州市埇橋區大澤鄉鎮正式舉行更名挂牌儀式,西寺坡鎮更名為大澤鄉鎮。這也意味著大澤鄉起義舊址的地名終於實至名歸。
“等了這麼多年,終於名字又改了回來。”宿州西寺坡鎮居民李先生稱,祖輩一直稱呼家鄉為“大澤”或者“大澤鄉”。甚至在新中國成立后,“大澤鄉”和“西寺坡”這兩個名字還曾交替使用過,一直到1979年,當地政府才正式命名為“西寺坡公所”,一直沿用至今。“完全沒有體現出名人故裡的特點。”
據歷史考証,秦朝末期,著名的大澤鄉起義就發生在現如今的西寺坡鎮,當年陳勝、吳廣壘土筑台,用作練兵的“涉故台”目前仍然風骨猶存,還被定為安徽省文物保護單位。農民起義遺址、雪花公主墓、魚骨堆、篝火狐鳴處、魚腹灣等遺存至今。不過,雖然是大澤鄉起義的發生地,但是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該地一直被稱為“西寺坡”。
2014年2月11日,安徽省民政廳批准西寺坡鎮正式改名為大澤鄉,今日,大澤鄉鎮正式挂牌。
“西寺坡鎮更名為大澤鄉鎮,不僅是對歷史的尊重、傳統的回歸,也是對文化的傳承、民意的順應。有利於提升埇橋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同時也為大澤鄉鎮的發展注入新的動力、增加新的活力。”宿州市委常委、埇橋區委書記孫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