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其林擦藥酒的左腿出現潰爛,並伴隨大面積的皮膚壞死。記者 張路橋 攝
重慶商報訊 家住長壽臨封鎮44歲的鄭其林從小患有下肢血管瘤,3月初他摔了一跤后左腿一直疼痛,72歲的母親本想給他擦藥酒止痛,不料擦了不明成分的藥酒后,不僅沒止痛,反而左腿出現潰爛,並伴隨大面積的皮膚壞死。昨日記者從醫院獲悉,鄭其林的病情有所加重,或因感染面臨高位截肢。
不明藥酒擦傷口 皮膚潰爛
昨天,記者在紅嶺醫院見到了躺在病床上的鄭其林,他的左腿異常腫大。鄭其林的大姐鄭碧建向記者講訴了事情發生的經過。
鄭碧建稱,鄭其林今年44歲,從小患有俗稱橡皮腿的“下肢血管瘤”,得病后弟弟一直沒得到好的救治,如今仍一個人單著。“3月初,弟弟在路上摔了一跤。”鄭碧建說,摔倒后,弟弟原本腫大的左腿劃破了一條約7厘米長的口子,上面沾滿了雞糞等。回到家后,弟弟清理傷口后,喊來了72歲的老母親,並告訴她“腳很痛,想擦點藥酒止痛。”
鄭碧建稱,弟弟在家中一般都是擦中藥。“前段時間,母親收到朋友送來的不知名字的草藥,據說止痛效果很好。”當天看著鄭其林疼痛難忍,母親就用這種藥酒給他擦。“結果不僅沒止痛,反而第二天病情開始惡化。”弟弟左腿上的傷口開始出現潰爛,他們便將他送到西南醫院,診斷為“多器官功能障礙,膿毒血症,雙下肢血管瘤”,后轉到紅嶺醫院接受住院治療。
送醫治療 面臨高位截肢
昨日,紅嶺醫院外一科主治醫師冉醫生告訴記者,鄭其林的病情不是很好,可能面臨高位截肢。
冉醫生稱,鄭其林患有44年的原發性的下肢淋巴水腫,也就是下肢血管瘤,本身局部血液循環很差,加上傷口感染,治療效果不太理想。“隨意涂抹藥酒,並沒有起到消毒殺菌的作用,還有可能因為刺激皮膚導致感染,延誤了治療時機,導致病情的惡化。”冉醫生說,藥酒的刺激很有可能是鄭其林病情惡化的誘因。鄭其林現在的主要治療手段是控制病情,消炎殺菌,若恢復良好則可以選擇植皮手術,若感染持續,則隻能截肢。
醫生
患皮膚病莫亂擦藥酒
冉醫生表示,若是病人患皮膚病,切記不能亂擦藥酒,尤其是不明成分的藥酒,小心引起皮膚的過敏。即使要使用,也隻能是局部的試用,在沒有過敏的情況下才能大面積的使用,否則容易造成皮膚潰爛引起的大面積皮膚壞死。
相關
經常吐奶1月大女嬰窒息險喪命
重慶商報訊 家住渝北區的張女士,其女兒穎穎出生近一月,每次吃奶,穎穎的吐奶現象都特別嚴重。昨日,穎穎因吐奶導致呼吸急促,隨后還出現窒息情況,父母帶她到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搶救,才脫離危險。
昨日張女士稱,女兒出生才28天,一直都有吐奶的現象,她一直認為娃兒吐奶是常事,也沒有重視,誰知后來越吐越厲害。4月28日早上,女兒一直哭鬧不停,接著呼吸急促。她趕緊帶女兒來到醫院,當時女兒已經窒息了,經過搶救才終於醒了過來。經檢查,發現穎穎存在先天性胃韌帶鬆弛導致胃扭轉,這也是她吐奶特別厲害的元凶。
昨日,兒童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詹學教授介紹,胃扭轉是因為先天性胃韌帶鬆弛導致胃移位,使胃本身沿不同軸向發生全胃或部分胃異常扭轉,這是導致嬰兒嘔吐、奶汁返流的常見原因之一。有的孩子症狀明顯,家長早期就能發現﹔但有部分孩子早期發病症狀不明顯,而這部分孩子因有奶汁返流,誤吸入氣道而易患肺炎,遇到這種情況家長要提高警惕。
詹學教授說,寶寶出現吐奶時,喂奶時需豎起寶寶,輕拍其背部幫寶寶打嗝,以助其胃內空氣排出﹔睡眠時將寶寶上半身抬高呈半臥位,向右側臥,這種體位能使乳汁流入胃體和幽門竇部,氣體留在胃底,以使胃中空氣排出。
(重慶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