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的五大基礎優勢
泉州在融入“一帶一路”建設中,又有哪些基礎優勢?黃少萍如數家珍,認為泉州優勢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
改革先行的活力。改革開放以來,泉州人民發揚“敢為天下先”““愛拼才會贏”的精神,創造了聞名全國的“泉州模式”,2008年被列入“全國改革開放18個典型地區”之一。
泉州於2012年12月份被國務院批准為“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綜合改革試驗區”(第三個國家金改區),今年3月份又獲批國家級民營經濟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這幾大“國字號”招牌,不僅為改革創新、先行先試平添底氣,推動泉州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快速發展,還將為泉州在“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中多挑大梁、多作貢獻奠定堅實基礎。
產業基礎的實力。2013年GDP達5218億元,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工業產值超萬億元,公共財政總收入達650億元,經濟總量連續15年位居福建省首位﹔培育形成了紡織服裝、鞋業、石化、機械裝備4個超千億元產業集群,建筑建材、食品飲料2個超500億元產業集群,以及光電信息等一批超百億元產業集群,為與“海絲”沿線地區的經貿往來和產業轉移提供巨大的空間。
千年古港的潛力。泉州規劃可開發利用的港口自然岸線113.7公裡,其中深水岸線57.2公裡,可建5萬噸級(含)以上深水泊位88個,規劃綜合通過能力近6億噸,集裝箱近兩萬標箱。目前泉州港口吞吐量約1.1億噸,是全國內貿集裝箱運輸五大港口之一。區域內港口已與菲律賓、韓國、日本、阿拉伯等23個國家和地區開辟了國際運輸航線,與其他地區港口航運合作的多個項目正在抓緊商洽之中。
海洋資源的承載力。泉州海岸線長541公裡,海域面積1.1萬平方公裡,500平方米以上的島嶼168個,海岸線曲折蜿蜒,形成湄洲灣、大港灣、泉州灣、深滬灣、圍頭灣等5大海灣和數十個小海灣。我們圍繞建成海洋經濟強市,推動海洋經濟發展步入“快車道”,實現海洋經濟總產值超千億元,在福建海峽藍色經濟試驗區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企業家隊伍的魄力。海上絲綢之路開放格局給泉州注入源遠流長的商業活力,造就了一代又一代愛拼敢贏、海納百川的企業家群體。泉州本土企業家群體又是極具創造力和創新力的一支隊伍,創造出一波又一波的發展奇跡。目前單上市公司達89家,中國馳名商標就有124件。泉州在國內異地泉商還有150多萬人,商跡遍布全國各大中城市。這支隊伍將是增進和擴大與海絲國家和地區雙向投資貿易往來的生力軍。
國家提出“一帶一路”戰略之后,給泉州帶來“三個促進”
黃少萍說,“‘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和實施,對泉州人民乃至海外鄉親,在思想、認識、定位等都產生了很大的觸動,對我們區域發展的帶動效應也開始逐步顯現。比較突出的是‘三個促進’”。
促進泉州“海絲”文化覺醒。從2013年舉辦世界閩南文化節,到今年承辦“東亞文化之都?2014泉州活動年”,再到推進“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先行區”建設,在講好閩南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大局的過程中,海內外3000萬泉州鄉親更加充滿自豪感和責任感,更加充滿文化自覺和自信。
促進泉州城市美譽度提升。今年下半年,海絲國際學術論壇暨全國9城市文物展覽、聯合申遺活動還將在泉州舉辦。“在一年的時間裡,頻繁舉辦這麼多的高端論壇、對話會、國際研討會等,是泉州改革開放以來前所未有的,我們真的有點感受到歷史上“市井十洲人”的場景。”
促進泉州人氣商氣集聚。今年來泉旅游觀光、投資貿易、商務洽談的“人氣指數”不斷上升,直接帶動了當地文化旅游、對外貿易的發展。1∼7月,來泉旅游人數大幅增加,達到近2500萬人次、增長16.5%,其中境外游客126萬人次、增長12.8%,泉州因此榮獲福建省“過夜人氣城市”排行榜冠軍。上半年,泉州貿易總額達151億美元,其中出口85億美元、增長19%,遠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增長0.9%)。
踐行“一帶一路”戰略,泉州不等不靠,主動作為
作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唯一認定的“海上絲綢之路起點”,黃少萍表示,“泉州應該發揮優勢,主動融入,為國家實施‘一帶一路‘戰略作出應有貢獻。基於這一設想,我們不等不靠,主動作為,以實際行動來踐行‘一帶一路’戰略構想。”
堅持先謀后動,加強規劃研究。今年1月成立專項工作領導小組,迅速研究形成《泉州市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先行區建設總體方案》,力爭泉州列入國家“海絲”戰略支點城市,努力建設成為“海上絲綢之路”上的“橋頭堡”,成為實施“一帶一路”戰略的重要樞紐。
堅持務求實效,強化項目運作。目前,泉州順應國家、福建省的支持導向,先期策劃了48個“海絲”項目。其中,投資分量最大的是基礎設施項目,包括吉永泉鐵路、泉州市新機場、海關特殊監管區等﹔直接效益最明顯的是產業合作項目,包括“中國-沙特阿拉伯”石化產業合作泉州園區、中興海絲跨境電子商務服務平台等﹔內容最豐富的是文化交流項目,包括中國海上絲綢之路國際文化交流展示中心、泉州當代藝術館等。我們相信,隨著這些項目順利實施,泉州區位條件、產業結構、外貿水平等,都將得到極大的改善和提升。
堅持文化引領,復興古城古港。在城市建設中,泉州本著敬畏歷史、留住鄉愁的態度,嚴肅、認真、執著地保護古城、古港。比如,6.62平方公裡的古城,至今仍原生態地保留著大量歷史原貌建筑,到處可以看到“紅磚白石雙坡曲、出磚入石燕尾脊、雕梁畫棟皇宮式”的老建筑,這些承載著一代又一代泉州人揮之不去的情感記憶。泉州“海絲”建設率先啟動的一個綜合性大項目,就是“古城—古港—新區—全域聯動”,旨在延續歷史文脈、保護文化生態,促進傳統與現代有機融合,建設歷史文化名城的“城市會客廳”和“市民文化家園”。項目總投資70億元,先期投資25億元。該項目的實施,得到海內外泉籍鄉親、旅外華僑的熱烈響應和支持。比如,旅美著名泉籍藝術家蔡國強熱心參與古城保護規劃設計,與“建筑界畢加索”弗蘭克?蓋裡攜手設計的“泉州當代藝術館”正在抓緊實施﹔廣大泉籍鄉賢聞訊,自發捐資1億元設立泉州當代藝術館、南音南戲發展兩個基金會。
堅持改革開放互動互促,加快科學發展跨越發展。就泉州來說,就是要發揮國家級“金改區”、“民綜改革試點”等政策優勢,把“好牌”打成“好局”,形成集聚人才、資本、技術、商品、服務等的強烈磁場,建設名副其實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先行區”。我們相信,通過軟硬環境的提升,泉州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的時空距離將越來越近,人員往來將越來越密切,經貿合作潛力和空間將進一步釋放。
上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