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泉州8月19日電(謝曦)“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和實施,對泉州人民乃至海外鄉親,在思想、認識、定位上都產生了很大的觸動,對我們區域發展的帶動效應也開始逐步顯現。”泉州市委書記黃少萍8月19日在接受人民網《行走新絲路》採訪團專訪時表示。
黃少萍說:“泉州應該發揮優勢,主動融入,為國家實施‘一帶一路’戰略作出應有貢獻。基於這一設想,我們不等不靠,主動作為,以實際行動來踐行‘一帶一路’戰略構想。”
泉州與“海絲”沿線國家和地區的三大淵源:商緣、文緣、親緣
泉州是我國唯一獲得聯合國認定的“海上絲綢之路”起點城市。可以說,與“海絲”沿線國家和地區關系源遠流長。黃少萍用三個詞來形容泉州與“海絲”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因緣際遇,即“商緣”、“文緣”,“親緣”。
商緣:“海上絲綢之路”伴隨我國對外海上貿易的發展而形成,“海上絲綢之路”的主港,歷代有所變遷,而泉州是最主要的起點之一。
黃少萍告訴記者,早在南北朝時期,泉州便已是我國對外交通的港口。唐代中期,泉州是“全國四大通商口岸”之一。到北宋前期,泉州港(古稱“刺桐港”)對外貿易已有相當規模,朝廷在泉州設立市舶司,這是全國最早的海關。南宋時期,泉州港的關稅佔到朝廷稅收的一半以上。元朝時期,泉州港更加繁榮,在全國海外貿易中處於領先地位,與100多個國家有著密切的通商貿易、相互往來,與埃及的亞歷山大港齊名於世,被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稱頌為“東方第一大港”。另外,有史可証,泉州是10∼14世紀海洋中國經濟繁榮的代表,是我國主要的沿海貿易中心,中外交通的中心樞紐。
改革開放以后,泉州同東南亞、中東等“海絲”國家和地區的經貿往來迅速恢復。現在,泉州產品遍布東盟、中東、南亞和非洲的50多個“海絲”國家和地區,與“海絲”國家和地區的進出口貿易額超過150億美元、佔全市進出口總額的52%﹔赴“海絲”國家、地區投資或設立辦事處27個。
文緣:千百年來,伴隨著各國使節、商人和傳教士的頻繁往來,古波斯、阿拉伯、印度和東南亞諸多文化在泉州廣泛傳播,與中原文化、古閩越文化交匯交融、相生相長,孕育出了獨具特質的閩南文化。
黃少萍說,古代“海絲”的歷史印記,活在了泉州這座歷史文化古城的每一寸肌理之中。現在,泉州還保存著古航標塔萬壽塔、六勝塔﹔古碼頭石湖碼頭、文興碼頭和美山碼頭﹔海上祭祀史跡九日山祈風石刻、天后宮等等。泉州現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31處,世界級“非遺” 4個,國家級“非遺”31個,成為全國唯一的“非遺大滿貫”城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為泉州整個城市就是“海絲”博物館。
“海絲”也是一條宗教文化傳播交流的通道。在泉州,宗教文化遺存遍地都是,許多還是全國唯一,比如始建於唐朝的開元寺是我國佛教的重點寺院,雕於宋代的老君岩是我國現存最大的道教石雕,始建於北宋的清淨寺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伊斯蘭教寺院。
泉州“海絲”文化遺存之豐富、保存之完好、代表性與典型性之突出,引起了越來越多中外專家學者的關注。1982年泉州入選國務院首批公布的歷史文化名城,199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全球第一個“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定址泉州,2013年泉州與韓國光州、日本橫濱一同當選東亞三國首評的“東亞文化之都”,這些“頭銜”的獲得,都主要得益於“海上絲綢之路”的泉州元素。
親緣:泉州對外來文化和宗教的開放、包容,更讓許多外國商人、船員、傳教士世代定居於此,繁衍生息。宋元時期,泉州的穆斯林多達10萬人,目前泉州的阿拉伯后裔仍有5萬人。因此,阿拉伯國家友人對泉州有一種親緣感般的認同。
黃少萍介紹說,千百年來,泉州人沿著“海上絲路”走向世界各地,分布在世界129個國家和地區的泉籍華僑華人有750多萬人,旅居港澳同胞有76萬人,44.8%台灣漢族同胞約900萬人祖籍泉州。而90%泉籍華人華僑僑居在東南亞等“海絲”沿線國家。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