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市場上一般是50%的回扣
那麼,事實是不是如這位工作人員所說的那樣呢?第二天,記者再次從酒店出發,一到路邊就有摩托三輪車熱情地靠近我們,當聽我們說准備吃海鮮時,要的價格更低。
摩的司機:2元錢,每個人一塊錢了。
當記者說自己到前面看看時,這位三輪車主趕緊追上我們,並告訴我們說,可以拉我們過去先看一看,如果覺得不好再換地方。
摩的司機:昨天我就看到你們了,我們天天在這邊排隊,不排隊就會吵架的。
首先我們到了附近的一家海鮮店,看到上面的價格高得嚇人。
記者:這也太貴了吧。
海鮮店店員:你要吃什麼都可以給你優惠,因為這是政府指導價格,你不要看那明碼標價,現在市場比較規范必須要明碼標價,你要吃什麼價格都可以給你優惠。
看了一圈下來,發現價格都非常高,我們決定再換一家看看。隨后我們又坐上了剛剛拉我們的三輪摩托車。5分鐘之后,把我們送到了一家海鮮店。
海鮮店店員:這個都是做好的價錢,沒有加工費都是明碼標價。
按照老板的介紹,點了5種相對便宜的海鮮品種。
記者:總共多少錢這?
海鮮店店員:大概在300來元錢吧,你們先坐吧。
記者剛剛坐到桌子邊,一個服務員就拿來剛剛點的菜單,讓記者簽字,說簽完字才給做。
記者:這價格全部按照標價嗎?剛剛不是說那是指導價?
海鮮店店員:對,對。
記者:都是原價,不打折了嗎?
吃個飯還要簽字畫押,這是我們頭一回碰到的事,但是對於我們的疑問,服務員並沒有做出解釋。於是記者要求讓點菜的那位師傅過來進行詢問。
海鮮店店員:咱們這都是明碼標價
記者:是啊,你剛剛不是說那是市場指導價嗎?你們實際價格再說的嗎?
海鮮店店員:沒有,如果說你不要發票可以適當的優惠一點點。現在這東西都是市政府規定的不是說咱自己做主的,你要賣得低了市政府說你擾亂海鮮市場,你要賣得高了他說你宰客了。
聽著師傅的解釋,我們信以為真,不一會,我們點的飯菜做好了,可是當我們吃完,准備結賬的時候,眼前的賬單著實嚇了我們一跳。
記者:總共多少錢?
海鮮店店員:774
記者:剛剛還說有呢。
海鮮店店員:774
記者:不是說有打折嗎?
海鮮店店員:打折?誰說有打折?
吃飯前笑臉相迎,一結賬馬上就變臉,這頓海鮮吃的實在是冤枉。三輪摩托車的車主告訴我們,五六十元可以吃一頓海鮮,到了點菜時店員說200多元,點菜之后店員說300多元,結賬時變成了774元。
點菜時說200多元結賬時變成了774元
無奈之下,我們隻好付款結賬。出了餐館的大門,我們再次打一輛三輪摩托車回酒店。不過回去的價格不是來的時候的2元錢,坐地漲價變成了10元。
記者:最低10元錢?這差別也太大了吧?
摩的司機:拉你來這邊吃飯,不要我錢我都送你。
不要錢都送?難道,這中間會有什麼貓膩呢?
摩的司機:過來這裡吃飯,回扣都有50%。
記者:她來時說隻收5元錢的停車費。
摩的司機:沒有,她騙你的。
最終我們以10元的價格,做上了這位師傅的三輪摩托車。這位師傅告訴我們,我們774元這頓飯,最少被宰了一半以上。在聊天的過程中,這個三輪車師傅看到記者手上的一個手串,我們很高興地告訴他,這是前幾天在三亞剛剛買來的。
摩的司機:你買這個是什麼東西?
記者:這個是黃花梨啊。
摩的司機:這個是黃花梨啊?
記者:這是嗎?
摩的司機:這哪可能是黃花梨。
這位師傅說他家就有親戚做黃花梨生意的,他聞了一下之后,非常肯定的告訴記者:這個不是黃花梨。
記者:這是什麼梨?
摩的司機:這什麼梨都不是,這是一種木。我講你也不懂,就是搞的有點像黃花梨,這種二三十元可以打一個。反正你買這個就是上當了。我講給你聽,這個是2.0的珠子,這要是真的最低一兩千,如果你這個是真黃花梨我叫我妹夫整個(黃花梨廠)送給你。
記者:太可怕了,我這買個東西到處被騙。
買了水果,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遭遇了缺斤短兩,吃頓飯,那更是宰你沒商量。作為一個散客,無論是吃,用,玩,出門都存在被騙的可能。那麼如果跟著旅行社的團隊,又會是什麼樣呢?我們記者也報了一個2天的團,體驗了一下,接下來我們一起看看會有什麼樣的遭遇?
上一頁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