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是不少百姓在寒風中因“打車難”苦苦守候,另一邊卻是出租車行業改革依舊步履蹣跚。今年“兩會時間”開啟之際,一些代表委員熱議出租車經營放權、斬斷牌照壟斷背后的“利益鏈”,他們為了讓公眾能夠享受更為方便快捷的出行、增加人民在改革中的“獲得感”而獻策建言。
對症下藥,要先理清病症源頭。代表委員和專家學者的調研表明,出租車專營導致的“牌照壟斷”,容易衍生出租車行業的“封閉利益鏈”﹔特許經營許可下的牌照總量控制,導致出租車數量與激增的市場需求之間的矛盾。出租車運營牌照的稀缺,也使其成為一種“無形資產”。在這種經營模式下,乘客和出租車司機成為鏈條上弱勢的一環。
打破利益固化“堅冰”、打破出租車牌照壟斷式管理,才能讓改革突破利益的藩籬。應當看到,隨著近年來專車服務的興起,出租車行業依靠“特許經營”“牌照壟斷”牟取高額利益的體制正在受到沖擊。專車服務對於滿足運輸市場高品質、多樣化、差異性需求產生了積極影響。但能否在改革中繼續放權,讓專車在正規、完善的管理軌道上更為順暢地行駛,關乎出租車改革下一步走向。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正如一些代表委員的建議,在放寬專車准入的同時,還應探索借助市場化方式,進一步放開經營資格、打破僵局,為更多傳統意義上的“黑車”成為“正規軍”開通管理渠道、准入渠道。同時,輔以從業資格的細化要求以及標准認定,實現市場“無形之手”和管理“有形之手”相得益彰,這樣不僅能更好滿足公眾的出行需求,也倒逼出租車行業服務質量和水平穩步提升。
百姓利益,應是深化改革的出發點﹔打破壟斷,應為出租車改革的突破口。克服利益掣肘,找准改革突破的方向和著力點,並適時以法律法規形式進行相關授權,出租車行業的改革才能駛入“快車道”。今年的“兩會時間”為出租車行業改革深化提供了新契機,我們期待相關部門能夠真正重視代表委員的真知灼見,拿出“叫得響、立得住、群眾認可的硬招實招”,充分展示改革的“含金量”,增加人民的“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