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銀行溫州分行不良率攀升十分明顯。2012年中,收購深發展之后交出的第一份財報,便暴露了平安銀行在溫州地區的漏洞:溫州分行不良貸款余額佔全行的27.61%。平安銀行被告中,陷入民間借貸最嚴重的,當屬“溫州第一爛尾樓”開發商泰宇房地產公司。 據理財周報記者統計,從今年2月至7月,涉及平安銀行的案件中,主要案由為金融借款合同糾紛或信用証糾紛的案件一共有47起,其中40起集中在2月和3月開庭。也就是說,未來兩個月內,平均不到2天,就開審一起平安銀行的金融糾紛案件。
被告方的“來頭”大小,往往預示著涉案金額的重磅程度。上述案件中,被告方包括當地建筑業龍頭三箭建設集團、印刷業龍頭新華印刷、溫州政府重點引入的溫州中光科技、大型鋼企上海雙力集團和東南特鋼集團等公司,加上其他中小企業,合計54家公司。
“2011年9月以來,受宏觀經濟金融形勢以及民間借貸危機影響,江浙地區尤其是溫州部分中小企業出現資金鏈斷裂和企業主出走現象,導致溫州分行資產質量惡化,對本行資產質量造成了較大壓力,但由於溫州分行貸款總額佔全行比重較低,僅為2.80%,且大部分不良貸款有抵質押物,整體風險可控,對本行正常經營的影響較小。”平安銀行稱。
實際上,平安銀行溫州分行不良率攀升十分明顯。2011年下半年尚不足1%,截至2012年11月,據溫州銀監局統計,已達9.48%的史上新高。
“走到法庭,是銀行保全資產的方式之一,這一步暗含著極高的不良風險。”華南某券商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銀行業分析師直言:“尤其是溫州地區,大多數中小企業資金鏈問題還在持續。”
被告企業多陷資金絕境,回款艱難
上述案件中,多家被告企業深陷民間金融風波沖擊,且銀行債務纏身,平安銀行催債艱難。
被平安銀行起訴最多次的是溫州市格雅詩服飾有限公司、浙江巨光機械設備有限公司、浙江捷達服飾有限公司三家公司,起訴書多達20份。
溫州格雅詩服飾因資不抵債,所在的土地已於2012年11月被當地縣級法院拍賣,起拍價3814.5萬元。“當時報名的人少,這塊地流拍,現在還在法院手裡,下次起拍價得降10%以上。”拍賣行的相關人士告訴理財周報記者。
而捷達服飾是典型的民間借貸樣本。其2011年為一家企業擔保1500萬元,該家企業主“跑路”后,捷達服飾成為各銀行的風險監控對象,還貸續貸方面不得動彈。
平安銀行被告中,陷入民間借貸最嚴重的,當屬“溫州第一爛尾樓”開發商泰宇房地產公司。
經縣政府初步審計,該企業共負債近13億元。“泰宇花苑”項目未銷售房源估價合計約9.2億元,預計資金缺口約3.8億元。平安銀行只是該企業眾多債權人之一。其所涉及的債權人包括信托公司、銀行、民間借貸、建筑公司以及購房者。1月11日,民間借貸債權人之一以泰宇房開公司舉債過度、資不抵債為由,已向縣法院申請對該公司進行重整。目前,該案正在審理中。
平安銀行的債務人中,還不乏銀行貸款債台高筑者,比如上海雙力集團。
據悉,雙力集團在溫州地區的銀行貸款約7億,上海地區貸款約3億。不過上述數額尚未得到雙力集團証實。目前它的廠房已抵押給上海農商行。
除了外部債務纏身,內部問題重重,也是平安銀行債務人的特征之一。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