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微信紅包風靡一時,用戶對微信支付的使用提出了很多問題,本報近幾天已給予連續報道。昨天,又有用戶提出一些新問題,比如微信紅包綁定的銀行卡如何解綁?解綁后,微信支付如何處理和保護之前綁定時留下的個人資料?銀行卡綁定微信支付安全嗎?針對以上用戶關注的熱點問題,北京青年報記者採訪了騰訊新聞發言人張軍,他表示,微信支付解綁銀行卡非常方便,如果用戶想解綁,之前留存的信息會被確保存儲安全。
如何解綁銀行卡?
據介紹,當用戶想解綁銀行卡時,首先進入微信的“我的銀行卡”界面,然后點擊“儲蓄卡”標識,此時會彈出“銀行卡詳情”的頁面,裡面會顯示單筆限額和每日限額,進入此界面后,點擊頁面右上角的“.。。”,此時頁面上會彈出兩個選項,一個是“解除綁定”,一個是“取消”。如果用戶想“解綁銀行卡”,也需要輸入支付密碼,相關操作完成后,即可解綁銀行卡。
如何處理綁定時留下的資料?
對於綁定的銀行卡及賬戶信息,微信支付是如何處理和保護這些信息的?解綁之后這些相關信息又將如何處理?
對此,張軍表示,微信支付所有的賬號信息和綁卡信息在傳輸過程中都是採用多重加密傳輸,並且在后台進行嚴格的加密存儲。
微信支付所存儲的服務器為微信支付單獨的機房專區,採用金融銀行級網絡架構和多級防火牆保護,由人民銀行每年強制檢測,確保存儲安全。
另外,根據央行頒布的《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實施細則》第三十九條,支付機構對客戶身份信息和支付業務信息的保管期限自業務關系結束當年起至少保存5年,以備后繼可能的政策性查詢、審計和檢查使用。支付寶和財付通等第三方支付機構都必須嚴格遵守該管理辦法。
銀行卡綁定微信支付安全嗎?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一些用戶不願意綁定銀行卡,以及綁定后又要解綁銀行卡,主要是擔心安全問題。
對此,張軍介紹,微信支付有立體防護措施保障安全。“微信支付已與PICC(中國人民保險)達成協議,用戶如因使用微信支付造成資金被盜等損失,經核實屬實,將可獲得PICC的全賠保障。”
微信支付還有快速凍結通道保障賬號安全。“如果您發現微信密碼被盜或者手機丟失時,可以登陸110.qq.com或者微信官網http://weixin.qq.com,凍結微信號或者QQ號,可杜絕他人登錄微信。之后,用戶要重新啟用該賬號,需要重置密碼並通過身份驗証后方可解凍。”張軍說,用戶也可以通過撥打騰訊客服熱線0755-86013860進行咨詢,在客服的指引下進行微信賬號的緊急凍結。
微信支付設有手機設備鎖和獨立的微信支付密碼以保障用卡安全。“我們對微信號還設有一個單獨的設備鎖,建議您使用微信的時候能夠提前綁定一下賬號,綁到手機之后,任何第三方即使有您的密碼,都無法登錄您的微信號,因為微信是跟您自己的手機綁定的。同時,微信支付有獨立密碼,通過數字獨立密碼之后,第三方無法登錄您的微信支付。”張軍強調。
此外,微信支付具有完善的風控系統,通過用戶支付行為等綜合分析,對異常有風險的支付進行阻止和拒絕。微信支付本身有額度限制,根據不同的商戶性質有不同的額度控制。
文/本報記者 吳琳琳 制圖/巨琳
新聞追蹤
微信理財通轉賬額度為啥設限?
節前高企的理財通收益率讓不少市民為之心動,不過他們在往理財通裡打錢時發現,要想快速往理財通轉移大筆資金並非易事。根據理財通的公示,各銀行都對理財通的購買額度設有限制,其中最低的單筆單日隻能購買5000元。
12家銀行均有不同程度限額
北青報記者看到,在理財通的交易限額表格中,民生銀行、興業銀行、中信銀行、工商銀行、招商銀行、浦發銀行等12家銀行均給出了不同程度的限額。
這其中,民生銀行和興業銀行限額最低,為單筆單日5000元。而工商銀行和浦發銀行則是對單月總額作出限制,如浦發銀行單月總額限定為10萬元,工商銀行限定單月總額僅有5萬元,是12家銀行中最低的。其他銀行中,光大、廣發限定單筆單日1萬元。比較大方的是平安、中信、中行和招行,單筆單日限制5萬元或3萬元,最慷慨的是農行和建行,單筆分別為49999和5萬元,單日限額高達50萬元。理財通表示,交易限額為銀行限制,無法調整。
銀行:設置限制是為保障客戶資金安全
對於銀行的限制,一些市民表示不滿。他們認為,錢是自己的,銀行不應該限制資金自由流動。還有一些人則猜測,銀行怕存款大量流失,所以才設置門檻。
不過,工行、中信等多家銀行負責人表示,設置限制是為了保障客戶資金安全。畢竟,客戶使用銀行卡轉賬,資金一旦出現安全問題,銀行是第一責任人。多名業內人士對記者強調,支付的便利性和安全性成反比。
北青報記者在使用微信綁定銀行卡時,的確感覺非常方便,隻需輸入卡號、交易密碼,再設置一個微信的支付密碼就能快速搞定。進行支付和交易時,隻需要輸入一個六位數的支付密碼,連手機短信驗証都不用,更別提銀行的U盾等加密設備了。在享受便利的同時,使用者對其安全性不可避免地產生擔憂。不少市民使用微信支付時,綁定的都是資金不多的銀行卡,正是出於這種考慮。
相比之下,理財通的競爭對手“余額寶”在限額方面似乎就沒有那麼多麻煩。業內人士指出,其實銀行資金直接購買余額寶也是有額度限制的,各家銀行規定各不相同。但大部分網友都是先把銀行資金注入支付寶,然后從支付寶購買余額寶。這樣在購買余額寶的環節就非常省事。
仔細研究可發現,支付寶在轉入銀行資金方面,也會根據銀行卡的性質、使用渠道和安全認証措施的不同設有限制。一個基本原則是,安全認証措施越高,限額就越高。以工行為例,如果網友隻使用開通電子口令卡的借記卡對支付寶充值付款,單筆限額隻有500元,每日限額隻有1000元,但如果使用開通U盾的網銀操作,其單筆單日的額度可以高達100萬。
專家:銀行防止存款流失設門檻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也認為,銀行對理財通等新興互聯網金融產品作出限額規定,首先是從客戶資金安全的角度考慮。其次,銀行使用的系統是各自開發的,限額的額度可能跟系統的構成以及設置的參數有關。郭田勇同時表示,也不排除銀行防止存款流失設置一定的門檻,畢竟互聯網理財產品對銀行活期存款沖擊巨大。
文/本報記者 程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