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和教師節剛剛過去,馬上又將迎來國慶節,按以往的經驗來看,商業銀行往往會抓住各大節日推出相應的節假日專屬理財產品,同時恰逢季末,在“季末效應”下,9月中下旬發行的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一般較高。但是日前,由於今年整體的貨幣市場環境較為寬鬆且“史上最嚴攬儲監管規則”剛剛落地,多重因素導致銀行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難現大面積沖高。
今年十一長假前后理財產品收益率究竟將呈現怎樣的局面?高收益的銀行理財產品是否還會卷土重來?《証券日報》記者就相關話題採訪了業內專家。
近期高預期收益
理財產品數量銳減
就目前而言,從整體上來看,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收益率呈現出下降的趨勢。相對而言,在國有大行理財產品發行量和收益率雙降的情況下,股份制行和城商行還是顯得稍有優勢。本報記者發現,目前股份制銀行和城商行大部分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在5.5%—6%﹔而國有大行的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在4%—5%。
上周,共有83家銀行發行固定收益類人民幣理財產品。其中,國有銀行發行162款,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76%,較兩周前下降9個基點﹔股份制商業銀行發行271款,平均預期收益率為5.31%,較兩周前上升2個基點﹔城市商業銀行發行274款,平均預期收益率為5.31%,較兩周前下降1個基點。
部分中小銀行推出了收益率較高的短期理財產品。城商行和股份制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中,預期年化收益率超過5%的理財產品比比皆是,少數高的能達到6%以上。國有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仍普遍較低,短期理財產品收益率保持在4%以上,隻有一些中長期理財產收益率達到5%以上。
南京銀行發行的一款名為聚富(1405期3)35天人民幣理財產品,起購金額為十萬元,預期最高收益率為6%。另一款同樣起購金額為十萬元的理財產品的預期最高收益率為6.3%,據了解,該款產品認購開始后很快就售完。另外,錦州銀行發行的一款名為“7777理財”創富025期365天VIP客戶人民幣理財產品,起購金額為5萬元,預期最高收益率為6.5%
某大行的理財經理告訴本報記者,中小銀行攬儲的壓力相對於國有大行更大,中小銀行是同業資金拆入的銀行,客戶資源比較少,特別是遇到季末、年末的傳統考核時點,銀行更願意以相對較高的成本,通過高收益理財產品去吸引客戶資金投資,逐步擴大客戶源。而且,通過高收益理財產品吸收存款也反映了中小銀行自身負債結構待優化和網點少的局限。
“與國有大行相比,中小銀行的資金流動性不具優勢,我們行發行高收益理財產品都是自己來補貼,為了讓利客戶,我們降低手續費和銷售費,其實根本不掙錢”,某城商行的內部人士表示,“未來不同類型銀行發售的理財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將繼續分化,今年的貨幣市場流動性較為寬鬆,不會出現去年錢荒的局面。未來銀行間貨幣市場還可能繼續保持相對寬鬆的狀態,銀行理財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難現大幅走高”。
投資時點
不用再等月末
今年以來,銀行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一直走一條下行曲線。9月底又恰逢三季度末,銀行對資金的“時點性”需求更為強烈,大多數投資者都對9月末的銀行高收益理財產品充滿期待。
然而,日前,中國銀監會、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聯合出台《關於加強商業銀行存款偏離度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其中明確規定,商業銀行不得通過理財產品倒存和通過同業業務倒存。
這讓9月份的理財市場充滿變數,各家銀行此前熱衷發行的月末高收益率的理財產品或難以扎堆再現。
業內人士表示,對銀行存款“沖時點”行為進行約束,將導致銀行對大幅拉升存款的時間段前置,預計月末突擊發行高收益理財產品的銀行也將失去動力,也就是說高預期收益率銀行理財產品不再集中在月末、季末、年末等特殊時點出現,而是分散在每個月。
某股份制銀行個人銀行部相關負責人也表示,“現在很難確定9月末是否還會推出一些高預期收益率銀行理財產品,隻能是到時候看情況而定”。
今年整體資金面寬鬆,此外,監管部門對銀行理財業務格外“關注”。從今年年初開始,監管機構連續發文整頓銀行理財產品,在此背景下,國有大行理財產品發行增速放緩是正常的表現,股份制行、城商行理財產品有較好的收益率表現則是出於攬儲的考慮。
銀率網分析師認為,城商行和股份制銀行的資金底子較國有銀行要弱,它們對資金的需求更大,而通過理財產品吸引儲戶資金是非常有效的方式。所以,城商行和股份制行在理財產品發行方面有足夠的動力。而且,為了吸引儲戶資金,他們發行的理財產品中,容易出現高預期收益率的產品。但由於監管層規范銀行理財產品的態度較為明確,預計未來理財產品發行量雖然會繼續上漲,但增長速度應該會持續減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