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月15日电 (记者李彤)近日召开的央行2014年工作会议明确了八项重点工作,其中在金融风险监测、排查和监管协调方面,央行重申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范,未再提及区域性金融风险。尽管如此,有专家对人民网表示,目前个别地区出现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影响不可小觑。
区域性金融风险,指在某一经济区域内的金融体系聚集了较大风险,并向其他行业传导,演变为更大规模的金融风险。有专家表示,目前我国区域性金融风险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包括平台融资等。二是房地产金融风险,从土地收储到销售整个环节的融资金额大、周期长。三是防化产能过剩风险,特别是制造业尚处去库存和去产能化过程中。四是银行等金融机构资产流动性等问题。
相对于2013年央行工作会议,央行2014年工作重点的描述言简意赅、点到为止,没有延伸解读。评论员李犁对人民网表示,此次央行的新表述或与日前公布的中国地方债务数据有关。审计署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全国各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逾20万亿元,报告认为风险总体可控。
李犁认为,目前公布的地方债务是按照法律和会计方式统计的结果,是明确风险,但还应看到其潜在风险远不止这些。从央行2014年工作重点表述可看出,其对地方债务带来金融风险的态度,“有两种可能,一是央行认为风险可控,有把握。二是还在权衡和观察,以便进行动态调控。”他说。
“当前,地方政府像一个资产和负债不清的公司。”中投公司副总经理谢平表示,地方债务风险是否可控应通过四个指标来衡量。一是不出现违约情况、二是不出现挤出效应(如挤出中小企业贷款)、三是不大幅抬高利率、四是贷款总量不能过快增加。他说,只有四个指标同时满足时才能证明风险可控,否则隐含的潜在风险值得警惕。
中信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分析师诸建芳对人民网表示,个别地区出现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可能性依然存在。目前看,地方债务因素影响大,房地产金融风险等方面影响相对小。地方政府要在资产、债务、偿还方式方面进一步公开透明。
“此外,要完善区域性风险监测、评估和处置机制,加强区域金融监管。金融机构要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优化调整信贷结构。还要防范民间融资等外部风险向金融体系渗透。” 诸建芳说。
附:央行2014年八项工作重点
一是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平稳适度增长。
二是全面深化金融改革,努力在金融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实现新的突破。
三是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
四是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促进金融市场深化发展。
五是深化外汇管理重点领域改革,切实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
六是加强金融风险监测、排查和监管协调,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七是扎实推进金融服务现代化,全面提升金融服务和管理水平。
八是深入参与国际经济金融政策协调和规则制定,增强我国的国际地位和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