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曲折陡峭之路蜿蜒而行,中國基金業蹣跚走過2012年﹔帶著“熊抱”之后的滿身傷痕,基金業將希望的目光投向2013年。
在逝去的一年裡,基金業可謂悲喜交加——A股頻頻下跌,令偏股型基金備受冷落,基金銷售幾乎陷入絕境﹔與此同時,包括總經理在內的高端人才大量流失,令基金業的前途萌生一層陰影。但在絕望處,希望的種子正在萌芽——監管層屢屢出台政策為基金業“鬆綁”,中國經濟企穩並引發A股於年終前產生一波極其強勢的反彈,以絕對收益為方向的固定收益產品急速擴張並有望成為基金業新的增長點.....
歷經多年風雨洗禮的基金業有理由企盼,在“世界末日”被戳穿后的2013年,多方合力將令希望的種子開花結果,基金業有望在2013年收獲三大“紅利”——進一步的政策改革、A股市場的行情爆發和行業向財富管理快速轉型。
改革紅利
取消產品通道制,基金公司盡顯差異化優勢
在2012年行將結束的時候,中國証監會發布《關於深化基金審核制度改革有關問題的通知》及其配套措施,將基金業改革向前推進了一大步:取消基金產品通道制,並簡化審核程序,縮短審核期限。
對於中國基金業來說,這是2013年最值得遐想的改革“紅利”。在過去的三年時間裡,分類審核制度釋放了基金業申報新產品的一波狂潮,絕大部分基金公司都借此完成了產品線的全面布局,基金產品數量激增至近1200隻。與此伴生的,則是基金業同質化競爭的不斷加劇,中國基金業的發展亟須打破瓶頸,將主戰場轉移至差異化競爭,讓比較優勢成為各家基金公司發展的主要戰略。而“取消基金產品通道制”后,這種希望將變成現實。
“在"通道制"環境下,基金公司無法集中力量申報某一類型產品,自身的投研優勢也不能得到最大發揮,結果是各家基金公司都變成了"大而全"、"小而全"的模式。但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比拼的不是能力是否全面,而是能否展示出最強的那一面,這就需要基金公司將力量集中於一點,在競爭中爆發出自己最強的那部分能量。”某基金公司副總經理表示,“"通道制"取消后,對基金業最大的意義在於,基金公司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戰略規劃,集中發展某一類型產品,並逐步形成自己在競爭中的比較優勢。事實上,最近幾年,部分基金公司已經在朝這個方向努力,2013年這個步伐將會進一步加快。”
除此之外,在2013年,基金業值得期待的另一大改革“紅利”,則來自於子公司的正式運營。業內人士預計,在2013年,將會有更多的基金公司獲批成立子公司。而借子公司之力,基金業可以將觸角伸至信托、私募等諸多領域,大幅度拓寬基金業的資產管理業務范疇,令基金業的轉型步伐進一步加快,甚而可以借此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基金業的激勵機制。簡而言之,子公司的成立,為基金業的發展提供了一張全新的畫布,2013年,將是基金業在這張畫布上隨心潑墨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