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國務院正式公布《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意見》。意見明確,“十二五”末,在全國基本實現新農保和城居保制度合並實施,並與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相銜接。意見將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繳費標准調整為12個檔次,最低100元,最高2000元。
目標
2020年前全面建成
《意見》提出,“十二五”末,在全國基本實現新農保和城居保制度合並實施,並與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相銜接。2020年前,全面建成公平、統一、規范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與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等其他社會保障政策相配套,充分發揮家庭養老等傳統保障方式的積極作用,更好保障參保城鄉居民的老年基本生活。
對於參保范圍,意見明確,年滿16周歲(不含在校學生),非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及不屬於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覆蓋范圍的城鄉居民,可以在戶籍地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繳費
最低百元最高兩千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繼續實行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相結合的籌資方式。
個人繳費標准統一歸並調整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等12個檔次。其中,1500元、2000元為新增檔次,原來新農保、城居保對每年繳費標准分別設置了5個檔次和10個檔次。
省(區、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增設繳費檔次,最高繳費檔次標准原則上不超過當地靈活就業人員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年繳費額,並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備案。參保的城鄉居民自主選擇繳費檔次,多繳多得。
《意見》強調對選擇較高檔次標准繳費的人員適當增加補貼金額,並明確規定對選擇500元及以上繳費檔次的補貼標准不低於每人每年60元,進一步強化了多繳多補的激勵機制。
補貼記入個人賬戶
國家為每個參保人員建立終身記錄的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無論在哪繳費,也無論是否間斷性繳費,個人賬戶都累計記錄參保人權益。個人繳費、地方政府對參保人的繳費補貼、集體補助及其他社會經濟組織、公益慈善組織、個人對參保人的繳費資助,全部記入個人賬戶。個人賬戶儲存額按國家規定計息。
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人員,在繳費期間戶籍遷移、需要跨地區轉移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關系的,可在遷入地申請轉移養老保險關系,一次性轉移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並按遷入地規定繼續參保繳費,繳費年限累計計算。
待遇
探索喪葬補助金制度
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個人,年滿60周歲、累計繳費滿15年,且未領取國家規定的基本養老保障待遇的,可以按月領取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
新農保或城居保制度實施時已年滿60周歲,在本意見印發之日前未領取國家規定的基本養老保障待遇的,不用繳費,自本意見實施之月起,可以按月領取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距規定領取年齡不足15年的,應逐年繳費,也允許補繳,累計繳費不超過15年﹔距規定領取年齡超過15年的,應按年繳費,累計繳費不少於15年。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領取人員死亡的,從次月起停止支付養老金。有條件的地方人民政府可以結合本地實際探索建立喪葬補助金制度。
權威回應
新農保城居保隻夠老人零花錢?
針對“新農保城居保隻夠老人零花錢”等問題,在昨日國新辦發布會上,人社部副部長胡曉義解釋說,新農保和城居保的待遇由兩方面組成,一方面是國家財政出資的基礎養老金,最低標准為每人每月55元,試點幾年來很多地區都在這個基礎上提高了標准,有些地區已經達到200多元。第二部分待遇是個人賬戶養老金,是個人在60歲以前繳納的養老保險費,這部分交得越多,時間越長,將來享受的待遇越高。
胡曉義表示,現在全國新農保和城居保總計積累個人賬戶隻有不到2800億,每個人積累還不到800塊錢。在這幾年當中真正進入到60歲以后年齡的人更少,他們隻有一兩年個人賬戶的積累,這一部分計算下來個人賬戶養老金就比較少,加起來全國平均支付標准隻有80幾塊錢。下一步要建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金的正常調整機制。
基本養老金投資方案無時間表
針對備受關注的“養老保險投資運營的問題”,去年職工養老保險累計結余近28000億,如果包括新農保、城居保的資金結余3000億,僅養老保險的資金結余就有31000億。他指出,現在收益的情況確實不理想,因為受到投資渠道的限制,人社部也一直在研究投資運營的問題。去年以來,人社部研究把它納入養老保險的頂層設計。但胡曉義表示,這要和整個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和完善聯系在一起,還要研究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的政策,同時涉及到中央和地方事權、財權的劃分問題,因此基本養老金投資運營方案出台尚無時間表。
不應拿養老金缺口嚇唬老百姓
有媒體提問稱,美國一個報道數據顯示,到2033年中國養老金的缺口將達到6.82萬億人民幣,人社部怎麼看。
胡曉義稱,缺口的問題分成兩側面,一個是現金流,現在到底資金是不是平衡,一個是對遠期的一種預判。去年早些時候,曾有一個機構說2013年中國的養老金缺口將高達13萬億,2013年已經過去了50多天,財務報表顯示當期結余4000多億,沒有缺口。“那個預言曾經引起社會焦慮,現在看來是沒有根據的。”
胡曉義強調,拿它(養老金缺口)來嚇唬老百姓就不恰當了。他表示,養老金未來的支付能力是非常宏觀和專業的問題,它要分析整個中國經濟發展的趨勢,要分析人口結構的變化趨勢,然后作出財務上的精算。“我們也在綜合各方面的分析,建立自己的精算模型結構。”
相關改革
職工、居民養老保險銜接辦法出台
繳滿15年可轉職工養老險
據新華社電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26日發布消息稱,經國務院同意,人社部、財政部近日聯合印發了《城鄉養老保險制度銜接暫行辦法》。
暫行辦法規定,參保人員達到城鎮職工養老保險規定的法定退休年齡后,可以申請辦理城鄉養老保險制度銜接手續,隻要在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繳費年限滿15年(含延長繳費至15年)的,就可以從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轉入城鎮職工養老保險並享受相應的待遇,如果不滿15年,可以從城鎮職工養老保險轉入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參保人員無論是從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轉入城鎮職工養老保險,還是從城鎮職工養老保險轉入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都將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隨同轉移,累計計算權益。同時,按照優先保留待遇較高的城鎮職工養老保險關系的原則,明確了對參保人員重復繳費和重復領取待遇情況的處理意見。暫行辦法將於2014年7月1日正式施行。
■專家解讀
農民工、城鎮非從業居民最受益
《城鄉養老保險制度銜接暫行辦法》出台后,誰是最大的受益者,他們的生活將發生什麼樣的改變,這對我國養老保險制度有什麼樣的意義,其未來發展的方向又是什麼?
“毫無疑問,暫行辦法出台的最大受益者是農民工群體和城鎮非從業居民。”中央財經大學教授褚福靈說,“當然,前者人數眾多,后者則相對較少。”
人社部統計,2012年全國農民工總量達到2.62億人,同期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的農民工人數僅為4543萬。換言之,絕大部分農民工都游離在這一制度之外。
而截至2013年底,全國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總人數達到4.98億,其中2399萬為城鎮非從業居民。
“按照相關規定,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繳費滿15年才能享受待遇。”褚福靈解釋說,“以前沒有銜接辦法,不夠15年很可能錢就白繳了,所以很多農民工和城鎮非從業居民寧肯參加待遇較低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有時出來打工,有時回鄉種地,職工保險退休待遇高,但有年限門檻,不如把錢揣在兜裡踏實,所以我就上了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來自湖南農村的羅百虎代表了很多農民工,“現在說是能轉換了,那就放心了,反正個人交的錢還是自己的。”
暫行辦法的出台,使廣大農民工和城鎮非從業居民進可在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參保繳費並享受相應的待遇,退可由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兜底”。 據新華社
數說養老
8.2億人
截至2013年底,全國新農保、城居保參保人數已達4.98億人,其中領取待遇人數達1.38億人,加上職工養老保險,合計覆蓋了8.2億人。
5.6億張
截至今年1月底,全國統一社會保障卡已經發行5.6億張,今年的目標是6.5億張以上,明年8億張,到明年底覆蓋60%的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