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財經>>理財頻道>>保險頻道

職業年金規模或逾千億 利好商業養老保險市場

2015年01月19日08:46    來源:南方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職業年金規模或逾千億 利好商業養老保險市場

14日國務院正式發布《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這意味著實施了長達20年之久的養老金“雙軌制”壽終正寢,養老保險頂層設計得以解決。

專家分析,此次改革中提及的職業年金預計將直接為保險公司帶來新的業務來源,而養老金投資渠道的拓寬也將利好股市和商業保險公司。而且,隨著此次養老金並軌的正式實施,已有不少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開始關注如何通過商業保險手段來補充養老。

預測

職業年金規模或逾1000億元

毫無疑問,此次養老保險改革的核心是並軌,實現公平統一。按照《決定》,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將建立與企業相同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實行單位和個人繳費,這也就意味著,近4000萬的體制內人員將從吃財政飯轉變為繳養老金,從單位養老轉向社會化養老。

《決定》要求基本養老保險費由單位和個人共同負擔。單位繳費的比例為本單位工資總額的20%,個人繳費的比例為本人繳費工資的8%,由單位代扣。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並建立待遇與繳費挂鉤機制,多繳多得、長繳多得。

同時,《決定》規定機關和事業單位要建立職業年金制度。機關事業單位在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應當為其工作人員建立職業年金。單位按本單位工資總額的8%繳費,個人按本人繳費工資的4%繳費。參照企業年金,目前企業年金的投資管理人可以是保險公司、信托公司、証券公司,因此職業年金的設立和運作很可能參照現有企業年金進行。

對此,國泰証券分析認為,建立事業單位職業年金,形成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補充養老保險(職業年金)+個人儲蓄養老保險”的多支柱型養老保險模式,有利於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收入穩定化和來源多元化。“考慮到企業年金大多隻在國企建立起來,職業年金的廣覆蓋仍能保障體制內人員退休福利高於社會平均水平﹔而且,職業年金制度還有利於建立長期穩定激勵機制”。

根據2014年5月份數據顯示,我國事業單位有111萬個,事業編制3153萬。根據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國公務員有689.4萬(不含群團機構和事業單位),因此預計全國機關和事業單位人員合計有3800萬人。

由於職業年金的建立具有剛性,因此預計全國職業年金的參與率能有70%以上,如果按照70%計算,全國參與職業年金的人員能有2660萬。按照目前全國機關和事業單位每月平均工資3000元計算,單位和個人每月繳費比例合計12%,產生的繳費收入為360元。以此推算每年職業年金的繳費規模為1149.12億元。

分析

專家表示,養老金並軌對於商業養老險的意義在於,首先,機關事業單位推動職業年金發展,利好商業年金擴容﹔其次,養老金並軌完成后,下一階段將會重點討論養老金使用問題,拓寬養老金管理方法和投資渠道或將直接利好股市或者商業保險公司﹔另外,后續還將關注養老金賬戶統籌層次的提升,以及稅延養老問題也將逐漸提上日程。

對此,平安証券認為,此次職業年金推出相對企業年金不同之處在於,職業年金的建立更加具有剛性,按照目前推算,職業年金的參與度可能要達到70%以上,這遠高於目前企業年金不足30%的水平。

“職業年金未來每年將為行業帶來逾1000億元以上的繳費規模,因此具備養老資格的保險公司如長江養老、國壽養老、平安養老、泰康養老、太平養老將直接受益這一改革。”平安証券分析師檄文超表示,同時,具備年金管理資格的証券公司如中信証券、中金証券也是直接受益者,此外一些具備年金資管的信托公司也有望受益。

而華泰証券也指出,按現行體制,公職人員的養老金水平顯著高於同等工齡的社保,養老金並軌后,這部分人的福利水平將趨於社會均等化,會有較大心理預期落差,因此會刺激商業養老購買需求。

據了解,在目前現收現付制體系下,養老金支付更多來自轉移支付和個人賬戶繳費挪用,因此每年結余有限。加之目前統籌層次比較低,多局限在市縣層面,而且每個縣市可能需要預留至少2個月的養老金支出,剩余部分才能實現統籌。因此,業內人士預測,很可能像現有城鎮基本養老保險制度那樣,剩余基金過於分散,從而更多以定存、債券投資為主,難有資金流入股市。

建議

可購買商業保險做養老補充

養老保險制度的改革為商業養老保險提供了巨大的發展空間。業內保險專家認為,公務員家庭可以在社會保險的基礎上,購買人壽保險與重大疾病保險進行補充,為全面解決身故、醫療與養老風險提供全面足夠的保障。那麼,個人商業養老保險怎樣配置更合理?

據了解,在人身壽險費率改革實施后,目前商業養老保險大致可分為3種。一種是分紅型養老險,通常有保底利率為2.5%,養老金的多少和保險公司收益有一定關系。一種是萬能型壽險,這一類產品在扣除部分初始費用和保障成本后,保費進入個人投資賬戶,有保証最低收益,有的與銀行一年期定期利率挂鉤。除了必須滿足約定的最低收益外,還有不確定的“額外收益”。

還有一種則是投資連結保險,是一種長期投資的手段,設有不同風險類型的賬戶,與不同投資品種的收益挂鉤。不設保底收益,保險公司只是收取賬戶管理費,盈虧全部由客戶自負。

目前市面上的養老保險種類眾多,究竟該如何選擇呢?保險公司相關人員提醒,消費者在選擇相關保險產品前,首先可以通過網絡等渠道進行學習和了解,要正確認識保險的功能和作用。在選擇相關產品時要從選擇公司、服務人員、投保時間以及適當的額度等多個方面進行考慮。

比如分紅險產品收益跟保險公司的經營狀況是挂鉤的,它的突出優勢就是體現在紅利部分,而紅利分享是根據保險公司的經營狀況來決定的,要選擇經營穩健、投資能力強的保險公司。同時,在售前、售中、售后這三個服務環節,要選擇高素質的業務員。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消費者在收到保單后,應該認真仔細閱讀條款,如遇不解或疑問應隨時與保險公司或業務員取得聯系。如對所投險種不滿意,在保險猶豫期內可以無條件退保,以確保自身的利益免受損失。(郭家軒)

(責編:張文婷、劉陽)

相關專題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圖說財經|人民電視

  • 楊穎受傷私照流出楊穎受傷私照流出
  • 南非佳麗世界小姐奪冠
南非佳麗世界小姐奪冠
  • 垃圾焚燒廠邊2年25人患癌垃圾焚燒廠邊2年25人患癌
  • 北京去年37家會所整改北京去年37家會所整改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