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單方事故,經維修廠的“好心”代辦理賠,變成了雙方事故,無責車主莫名背上了虛假理賠記錄,導致車險保費上浮。這樣的案例頻頻發生,既有部分保險公司內控管理不嚴、疏於向被保險人核實理賠真實性的原因,也反映了部分消費者存在自我保護意識和法律意識不強的問題。北京市保監局提示,在委托他人代辦保險理賠時,應增強防范意識和法律意識,注意謹慎授權,不要貪圖價格、額外服務等利益,將車輛交由不正規的單位修理。
單方事故變雙方事故消費者保費“被上浮”
近日,梁女士向北京市保監局投訴稱,2013年7月,梁女士將自己的車輛交某汽車修理單位維修並代辦理賠。當時該車因單方事故剮蹭掉漆,於是梁女士要求補車漆,費用約490元。為圖省事方便,梁女士將自己的身份証件和駕駛証交給了該修理單位,為其代辦保險理賠。
2014年2月,梁女士的車險即將到期,當她去保險公司為車輛辦理續保時,卻被告知本車在2013年7月有一次雙方事故的出險記錄,本車損傷噴漆費490元,賠付三者車輛損失1600多元。梁女士對該車在當時發生了雙方事故並向三者車進行了賠償毫不知情。這樣的虛假理賠記錄,導致梁女士的車輛交強險保費由544元上浮到860元。
經北京市保監局查實,該修理單位在2013年7月為梁女士車輛辦理單方事故理賠時,在梁女士不知情的情況下,使用其他車輛與該車假造了雙方事故,並利用梁女士的証件以其名義向保險公司提起索賠,導致第二年保費上浮,嚴重侵害了梁女士的合法權益。
假賠案多發 監管部門預警
此類案件發生的原因既有部分保險公司內控管理不嚴、疏於向被保險人核實理賠真實性的原因,也反映了部分消費者存在自我保護意識和法律意識不強的問題。
記者採訪發現,部分保險公司銷售人員經常勸說消費者將車輛委托給第三方修理廠代辦代修,且將此作為給消費者的額外“福利”進行促銷。同時,部分消費者為圖省事,將車輛交給修理單位后便不聞不問,事后也未及時核查理賠記錄,對修理單位利用車輛拼湊事故、虛假理賠毫不知情。更有少數消費者貪圖免費修車、免費噴漆等不正當利益,事后才發現實際上修理單位通過虛假理賠獲取了保險金,造成來年保費上浮。
北京市保監局表示,部分消費者不注意個人信息的保護,在修車時輕易將相關信息甚至身份証原件提供給他人,為一些汽修單位制造假賠案提供了便利條件。
據透露,2012年以來,北京市保監局通過投訴舉報,對具有保險兼業代理資格的汽車修理單位在消費者不知情情況下,假造賠案或假造理賠手續欺騙被保險人的案件進行了查處。其中,對2家中介機構共處以罰款10萬元的行政處罰,對1家代辦理賠內控不嚴的中介機構進行監管談話。此外還針對保險公司車險理賠內控管理不嚴的問題,下發監管函5家次,監管談話2家次,責令保險公司進行整改。
車險賠案造假的案例並不少見。北京市公安機關曾破獲“長達汽修特大車險團伙詐騙案”,這一北京最大的車險詐騙公訴案,涉案人員多達30余人,金額超過100萬元。
據介紹,由於案件多發,北京保險行業目前通過充分利用已有的車險、意外險和健康險數據平台,為識別和偵破保險欺詐案件提供數據支持,研究建立欺詐風險預警信息系統。
此外,北京保險行業協會還成立了反保險欺詐專業委員會作為開展反保險欺詐工作的專業機構。北京地區保險公司已共同簽署了《北京保險行業反保險欺詐自律公約》,明確各保險公司應在委員會組織下開展反欺詐工作,及時上報欺詐線索、積極配合案件調查、迅速開展責任追究,建立了欺詐修理單位的行業禁入黑名單,確保反欺詐工作順利開展。
目前反保險欺詐專業委員會已利用行業共享信息向北京地區保險公司發送多份風險預警,提示各保險公司注意相關欺詐信息,防范欺詐風險。
四招防范假賠風險
為防止假賠案的發生,消費者在委托他人代辦保險理賠時,應增強防范意識和法律意識,北京市保監局及相關專家提示消費者應重點注意以下事項:
一是及時報案,車輛發生保險事故后,應及時撥打保單上印制的保險公司報案電話,說明車輛事故發生經過及損失情況,並留下有效聯系方式,以便保險公司及時查勘定損、通知損失核定結果。
二是注意選擇正規的修理單位。不要貪圖價格、額外服務等利益,將車輛交由不正規的單位修理。
三是審慎授權。如果需要委托他人代辦理賠,應親筆簽署委托授權書,確認授權范圍和有效期,並向保險公司提供相關材料,以便保險公司確認委托授權的真實性。車輛完成修理后,應要求修理單位提供車輛維修清單,以便與保險公司核對理賠記錄。
四是關注理賠記錄。車險理賠結案后,應及時查詢理賠記錄,重點核對出險次數及賠款金額,如有異議及時向保險公司提出。目前,北京保險業向消費者提供多種理賠記錄查詢方式,消費者可以選擇撥打保險公司客服電話、登錄保險公司官方網站或登錄北京保險行業協會車險信息平台等方式進行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