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務信息價低提防陷阱
雷先生想要購買兩張從北京飛往美國的往返機票,為了方便,雷先生通過網上查詢了相關的機票信息,最終找到了一家價格相對便宜的低價出售機票的網站。
雷先生撥通了網站上預留的客服電話,客服蔣某熱情地解答了雷先生的疑問。據蔣某在電話中說,他是航空公司的工作人員,能夠拿到比其他售票點更多的折扣,因此他們的價格才如此之低。信以為真的雷先生當即決定從這家網站訂票,次日便按照對方的要求,以銀行匯款的方式,分兩次將機票全款13450元匯到了對方指定的賬戶內。
可當票款已經匯過去之后,電話遙控著雷先生的蔣某又提出,其需要雷先生提供匯款的流水單號,又先后兩次讓雷先生在轉賬金額中輸入了流水單號的后四位,騙取了其近7000元。
后來,雷先生才發現,這個蔣某在網上發布的售票信息,根本就是虛假信息。
雷先生遇到的這種行騙手段,實踐中也不罕見,除了利用網絡支付平台詐騙,網上、網下協作配合同樣也是騙子的“傳統套路”。
據警方介紹,網購機票、火車票詐騙的案件同樣比較高發,一般情況下,嫌疑人都會利用互聯網發布虛假的售票信息,並提出一個極低的價格吸引購票人的注意。待購票人確定了購票意願后,嫌疑人就會利用電話指揮購票人在ATM機器上進行轉賬。此時,騙子多會遙控購票人進入ATM機的英文界面,在當事人還不清楚是怎麼回事時,就完成了匯款操作﹔或者直接編造各種理由,讓購票人多匯款等。
這些嫌疑人有時還會在互聯網上冒充知名的旅游網站,建造一個與真實網頁很相似的“釣魚”網頁﹔或者利用某些網站的競價排名系統,將自己的信息推送在非常顯眼的位置,以便當事人在進行搜索的過程中,最容易發現他們的虛假信息而上當受騙。
網絡團購也得分清真假
今年29歲的女青年白麗(化名)生活時尚,經常在團購網站上購買團購優惠券用來餐飲娛樂。
一年前,白麗又在網上購買了一家團購網站的商品,可眼見過了團購消費截止日,白麗還沒有時間消費,而網站又不承諾無理由退換。正在犯愁自己的團購費打了水漂時,白麗在網上搜索到了一家專門幫助辦理團購券回收退款的網站。
白麗抱著試試看的想法撥通了網上預留的客服電話,接電話的男子賴某自稱是網站客服人員,並詳細解釋了網站退款的流程,果然贏得了白麗的信任。在賴某的手機遙控下,白麗在ATM機上辦理了“退款”手續,可之后她卻發現,自己銀行賬戶內的現金不僅沒有退回團購費,反而連全部的余額4.9萬元也不見了蹤影。白麗這才反應過來,自己落入了騙子的圈套。
據承辦此案的北京石景山區人民檢察院檢察官馬爽介紹,犯罪嫌疑人賴某正是利用了部分消費者有團購退款需求但無法實現的情況,在互聯網上注冊了一個免費網站聲稱可以辦理團購券退款業務,並在一些大型網站、論壇發布信息,留下聯系方式,等待消費者主動上門。
而在網絡團購領域,除了需要提防退券圈套外,其余風險也不可忽視。價值197元的KTV歡唱套餐,在正規的團購網站裡能優惠到59元,而在虛假的團購網站裡,價格可以低至39元,同時還附送飲料、食品等。不僅如此,假團購網站上的搶購數字往往實時更新,且迅速攀升,引發消費者的搶購心理。
檢察官說,發現這種情況,最好還是給參與團購的店家打個電話,以確認團購活動是否真的存在,並核實團購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