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很便利,騙子也多多 詐騙行為人九成是年輕人【3】--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理財頻道>>滾動

網購很便利,騙子也多多 詐騙行為人九成是年輕人【3】

警方提示說,有時真實存在的淘寶賣家也會利用優惠碼捆綁木馬病毒,誘騙消費者。白麗抱著試試看的想法撥通了網上預留的客服電話,接電話的男子賴某自稱是網站客服人員,並詳細解釋了網站退款的流程,果然贏得了白麗的信任。
2013年05月06日08:23    來源:法制日報    手機看新聞

  相關鏈接:

  網購詐騙行為人九成為年輕人

  記者在北京市石景山區人民檢察院日前發布的調研中發現,網絡購物類詐騙發案數量日趨增加,危害性凸顯,該類案件呈現出犯罪主體年輕化、專業化的趨勢。同時,犯罪成本低、收益巨大、犯罪手段容易模仿都成為這類犯罪高發的原因。

  據石景山檢察院副檢察長程國相說,在該院辦理的網絡購物詐騙案件中,20歲到30歲的被告人佔9成,還有一人是“90”后。這部分人對網絡熟知程度高、應用能力強,容易成為此類犯罪的主力軍,同時,這類犯罪行為也很容易被模仿。

  如在楊某等人火車票詐騙案中,29歲的楊某是某游戲代練,熟練掌握網絡技術,在出售虛假火車票的過程中,其負責建立名為“速達快遞”的網站,另外兩個同伙負責誘導被害人登錄該網站查詢火車票快遞信息,並利用網絡聊天的方式讓對方相信並將票款通過ATM機匯入其指定賬戶內。利用相同手法,楊某等三人共騙取多名被害人共計十二萬余元。

  “這種類型的犯罪不存在交易現場,犯罪成本小,不法獲利數額卻很高,而且極易模仿。”程國相說,正是如此,這類案件吸引著被告人不斷越過道德和法律底線,實施犯罪行為。

  與此同時,調研顯示網絡購物類詐騙還存在虛擬性,行為人可以掩飾真實身份實施違法犯罪行為,再加上電子証據容易被轉移和毀滅,固定証據也成為辦案的一大難題。

  為此,檢方認為其自身首先應該對電子証據的司法實務進行研究,並配備必要的專業技術辦案人員。此外,網絡運營商也應承擔起預防網絡詐騙的社會責任,其可以通過技術手段對系統漏洞進行封堵,並在獲取可能涉嫌詐騙的信息后,及時在搜索頁面、網絡首頁等對應環境下予以警示,降低群眾受騙風險。

  識破釣魚網站有四招

  據此前媒體發布的數據,目前全國欺詐類的釣魚網站已經超過10萬家,網民因網絡購物而遭受的損失達到數十億元。那麼,如何在網購中辨別真假?如果防止購物中再上當受騙?記者採訪了北京市公安局刑偵總隊反詐騙專家金大志。

  防騙秘笈一:細心觀察網站認証信息。一般的合法網站都是經過備案和工商登記的,相應的在網站的最底部,也就都會標注報備和工商登記的信息。而釣魚網站,往往在網站上無法找到相關信息。釣魚網站即使有相關標,其也無法點開。針對上述情況,識別的方法就是,網友上網時仔細觀察網站的認証信息,並嘗試點擊,釣魚網站的假認証信息是無法打開相應鏈接的,或者鏈接的都是一些無關內容。

  防騙秘笈二:仔細辨別網站域名結構。釣魚網站的另一顯著特征就是它的域名結構。絕大部分的網絡詐騙的群體,在選擇域名的時候有兩個顯著特征:一是高度的雷同性,即盡可能接近其他正規網站的域名,讓網友產生混淆,例如將正規網站域名中的“i”,偷換成數字“1”等等﹔二是喜用“吉利數字”,網絡詐騙的人群在設計自己的網站域名時,往往都帶有自己的生活習慣,非常喜用6、7、8、9等所謂的“吉利數字”,如果網友在域名中發現“518”、“78”等之類的數字,就要多個心眼,多觀察一下。

  防騙秘笈三:勤搜索預留聯系方式。一般的購物網站都會在網頁上預留聯系方式,包括QQ號等公共聊天工具和電話號碼等。對此,金大志建議網友,對於懷疑是釣魚網站預留的聯系方式,不妨利用搜索引擎將號碼搜索一遍,搜索的信息中,預留“座機號”是真是假就能輕易辨別。而且,QQ號、手機號等,通過搜索很可能發現其他此前上當網友的提示信息,也是避免上當受騙的一條捷徑。

  防騙秘笈四:向私人賬戶付款需高度警惕。釣魚網站在付款環節,為了騙取網友的信任,現在很多也是使用第三方付款平台,但是這些網站付款上有一個共同的特征,就是讓客戶付款的賬戶基本上都是以個人名義開立的私人賬戶。如果購物中,對方提供的賬戶信息,開戶人為個人人名,那麼網友就應該提高警惕。

  金大志最后提示說,購物時,一定要選擇正規的網站,盡量避免在生僻的網站上購物。(記者 黃潔 實習生 孔一穎)

(責編:曹華、劉陽)

相關專題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