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控“剎不住”房價
一系列行政調控手段的實施,事實上加劇了住房市場的供需矛盾。在高度計劃的土地供應制度下培育出來的房地產市場,需要一場深度變革,否則任何修修補補的調控政策,很難撼動樓市。
“我們十年調控最大的缺陷之一就是沒有和改革相結合。得了必須動手術的病,就別妄想吃幾副退燒藥能好!”
□7月全國房價同比漲幅再創新高。以京、滬、廣、深為代表的一線城市同比漲幅強勁,房價上漲的絕對數據依然驚人
□以溫州為代表的房價環比下跌城市開始“鬆綁”樓市調控政策,隨著傳統銷售旺季“金九銀十”的日益臨近,“穩房價”的壓力不斷增大
全國房價漲勢未改 房價絕對數據依舊驚人
數據顯示,7月與上月相比,70個大中城市中,價格下降的城市有4個,持平的城市有4個,上漲的城市有62個。環比價格上漲的城市中,最高漲幅為2.2%。
去年同月相比,70個大中城市中,價格下降的城市有1個,上漲的城市有69個。7月份,同比價格上漲的城市中,最高漲幅為18.3%,漲幅比6月份回落的城市有7個。
從房價環比上漲的城市數量來看,7月的變化並不明顯,比6月份環比上漲的城市個數還減少了一個﹔同時,從全國房價平均環比漲幅的指數來看,根據市場機構的統計,7月平均環比漲幅為0.72,已經連續第四個月保持漲幅回落的態勢。
不過,盡管從房價上漲城市和平均環比漲幅看,7月數據在繼續放緩,但因為基數越來越大的原因,實際市場感覺的漲幅依然不小,漲幅的絕對數據依然驚人。
“受剛性需求拉動和近期地價上漲等諸多因素影響,7月份70個大中城市房價總體仍呈漲勢”,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劉建偉在解讀7月份房價數據時這樣表示。
中原地產市場研究部總監張大偉表示,2013年已走過大半,中國房地產市場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2013年前7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增長近三成,重點城市土地市場供應與成交上漲近一倍,而二手房價指數也一路上揚,標杆房企業績喜人、拿地積極。主流房企的銷售業績平均漲幅均超三成。”
一線城市領漲 全國同比漲幅創歷史新高
除了整體房價的持續上漲之外,特別值得關注的依舊是以北、上、廣、深等為代表的一線城市房價的高歌猛進。
從7月份新建商品住房的房價變動情況來看,70個大中城市中已經有10個城市的房價同比漲幅超過10%。其中,漲幅最高的是北京上漲18.3%、廣州上漲17.4%、深圳上漲17%、上海上漲16.5,另外,廈門、南京、鄭州、南充、福州、沈陽等城市的同比上漲幅度也均超過10%。
如果考慮到去年同期這些城市已經十分高企的房價基數,短短一年之內超過10%、甚至接近20%的房價上漲幅度讓全社會關注。從70個大中城市的整體情況看,房價平均同比指數的漲幅在7月達到了創紀錄的7.71%,這也是房價平均同比漲幅在今年1月由負轉正以來的最高漲幅。
“從目前全國樓市看,一、二線城市因為集聚了過多的資源,使得房價易漲難跌。”在張大偉看來,2012年以來房地產信貸量的激增是出現市場反彈的主要原因。“整體來說,當下樓市量價均居於高位,而開發商的資金情況明顯好於往年,在這種情況下調控樓市的難度明顯加大,大部分城市想要完成年度調控目標的難度非常大。”
行政調控日漸式微 少數城市樓市“鬆綁”
房價的持續上漲,以限購、限貸等為代表的行政化樓市調控作用已經越來越不明顯。事實上,在房價上漲最快的北京和廣州,甚至全都出現過更為嚴厲的“限價”政策,而這些都沒有阻擋住房價上漲的腳步。
“在不改變購房者預期和地王迭出的情況下,剛需會恐慌性入市,改善需求也會透支購買力。可以說用堵的短效調控政策已經走到盡頭,效果會越來越小。”張大偉說。
然而,就在全國房價持續升溫的同時,一些地方也開始悄然為樓市鬆綁,“微調”房地產調控政策。
就在7月房價數據出台的前一周,溫州對其正在執行的限購政策進行了口徑上的調整,放寬了限購的條件,一時間溫州購房熱情被點燃,售樓處再次出現火爆場景。從7月公布的數據看,溫州市是為數不多的幾個房價出現環比下跌的城市之一,房價的回落顯然讓當地政府“坐不住”了。
在許多業內人士看來,在目前宏觀經濟面整體承壓,地方財政收入大幅下降的背景下,中國經濟對房地產的依賴度不減反升。雖然類似溫州出現的這些微調鬆動政策,在實際執行中對市場直接影響不大,但其示范效應難以估量,若各地重復出現這樣的鬆動,那麼對購房者入市積極性、開發商定價的心理將會產生非常大的影響作用。
一方面是行政調控手段效果日漸式微﹔另一方面,部分地方政府開始暗自微調放鬆政策,引發市場預期轉變。
“市場已經到了必須出台長效機制的時期”。張大偉表示,當前行政調控的作用毋庸置疑,但“調不改漲”的現實已經導致民眾對政策預期的改變。房地產最終走向健康發展之路還是要依靠市場手段進行調節,要讓市場規律發揮更久、更大、更持續的作用。(據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