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京華時報讀者吳先生:今年剛結婚,家裡給吳先生買房子准備了30萬元,女方嫁妝10萬元,還有結婚時的金銀首飾紅包加吳先生個人存款等有10萬元左右,共50萬元。吳先生當地房價1平5000到6500元,吳先生和妻子在國企上班,每月兩人工資7000左右,都有三險。單位距離市區60多公裡,單位提供夫妻宿舍。吳先生打算明年用這50萬元買房交首付,買10萬元內的車,后年打算生娃。吳先生該如何花這50萬?想法1:買房首付20萬元,20年按揭,買車10萬元,裝修房子10萬元,但是一想想淪為20年房奴,每月還貸2000多元。想法2:買房40萬元,貸款15萬元左右,十年還清,買車10萬元。求專家給支招,吳先生是該買房,不買車,還是先買車,不買房。
【理財建議】
吳先生提出的方案一和方案二看似全部解決了吳先生的問題(買車、買房),但是卻忽略了一個最為重要的問題,花光了吳先生一家的所有積蓄。購車及買房后還會有一定的支出,如汽油費、汽車保險費、房屋的物業費、供暖費等費用,而吳先生又沒有儲備一定的應急備用金,一旦家庭發生重大問題,無法用於應對。故以上2款方案均不可取。
結合吳先生提出的實際情況,我加以分析提出了第三套方案。建議吳先生延后1年再進行購房,可先將全部50萬元用於購買短期人民幣理財產品,那麼1年后客戶可獲得本金及收益529500元。夫妻雙方每月工資7000元,可以每月定投股票型基金3000元,可用於小孩出生的教育儲蓄金,每月2500元用於購買貨幣基金,可用於1年后買房歸還每月的貸款費用。500元用於購買大病醫療保險。因為夫妻雙方均很年輕,且都是家庭的經濟支柱,一旦發生風險,對家庭來說將是毀滅性的打擊。所以年輕人購買大病醫療保險所交的保費較少,但起到的保障作用卻是不可小視的。1年后再進行買房貸款,首付20萬,20年按揭,買車10萬。屆時,客戶已經儲存了用於1年內歸還貸款的費用(股票基金)。那麼余下的29500元錢客戶可以選擇一部分用於加大每月的定投份額和理財,另一部分用於家庭的建設基金(如購置家電、每年的旅游經費等)。
指導專家:於海躍中國銀行北京利星廣場支行理財經理京華時報記者高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