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從2013年年底開始,愈演愈烈的開發商瘋狂搶地潮,毫無疑問延續到了2014年。在春節期間短暫的場間休息后,各大開發商重新披挂上陣,一步步將北上廣等一線城市的地價推至“沒有最高,隻有更高”的地步。開發商如此搶地,又怎能不刺激購房者搶房呢?
京滬廣深50天賣地收入1382億元
同比暴增117%
僅2月20日和2月21日兩天,北京市和廣州市土地出讓金收入高達264.67億元
■本報記者 王麗新
昨日,《証券日報》記者從克而瑞信息集團獲悉,2014年1月1日至2月23日,北京市、上海市、廣州市和深圳市四個一線城市土地出讓金總收入為1382.4億元,2013年同期則為636.1億元,攀升了746.3億元,同比增長幅度為117.32%。
值得一提的是,僅2月20日和2月21日兩天,北京市和廣州市土地出讓金收入高達264.67億元。
“今年不少房企都加重了全年拿地金額指標。”《証券日報》記者從多位房企高管處獲悉,爭搶一線城市土地儲備已經成為多數標杆房企的共識,甚至不惜高價拿地,以產品周轉速度、企業成本管控能力挖掘利潤空間,進而消解一部分高土地成本壓力。
不過,盡管如此,開發商慣用提升利潤空間的舉措還是提高銷售價格,可見未來一線城市房價上漲壓力依舊不減。
京穗兩日賣地265億元
2月20日,北京市出讓三宗經營性用地,合計建筑面積為54.4萬平方米,拍價達93.5億元,最終以總價109.58億元成交,總溢價率為17.2%。
值得一提的是,泰禾集團與龍湖地產再度上演爭奪戰。最終,泰禾集團以溢價率48%,總價49.58億元,樓面價5.5萬元?平方米的代價奪得了北京市西局地塊。同時,方興聯合體則以60億元摘得亦庄開發區的兩宗地塊﹔融創聯合體以31億元、且配建5.8萬平方米公共租賃房競得亦庄河西區宅地。
2月21日,廣州市一連推出五宗地塊,賣地總金額為155.09億元。中海地產成為當天最大贏家,以95.9億元價格攬下廣鋼新城三宗土地,每宗地塊樓面價都超過1.8萬元?平方米﹔金融街控股以總價高達29.9億元,配建面積8.31萬平方米的代價奪下第三宗地,折合樓面地價20337元/平方米,超過去年萬科以19638元/平方米拿下的荔灣區地王。
最后一宗宅地則被華發股份以29.9434億元,8.91萬平方米的配建面積奪得,樓面地價21568元/平方米,刷新由金融街剛剛創下的20337元/平方米的單價地王,成為廣州市荔灣區新地王。
“如此激進拿地,可見房企對一線城市樓市看漲預期強烈。”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研究員嚴躍進表示,即使房企支付了較高的土地溢價成本,但其依然有信心跳出微利的圈子,以企業成本管控、資金周轉速度等來挖掘利潤空間。
一線城市搶地戰升級
事實上,據記者不完全統計顯示,2014年1月1日至2月17日,十大標杆房企(萬科、保利、中海、華潤、招商、綠地、方興、遠洋、融創中國以及龍湖)共計斥資639.3億元購地,其中,北京市、上海市,廣州市以及杭州市成為其重點布局區域,同時,在這十大標杆房企花費的拿地總額中,一線城市土地儲備購地支出為369.4億元,佔比達57.8%。
此后不到一周時間,中海和方興聯合體以及融創聯合體等再添新項目。記者不完全統計顯示,截至2月23日,上述十大標杆房企2014年拿地金額已攀升至約840億元,一線城市新增土地儲備佔比也提升至60%以上。
此外,克而瑞信息集團提供給記者的數據也顯示,截至2月23日,2014年年內一線城市土地出讓金總額為1382.4億元,同比暴增117.32%。其中,北京市土地出讓金收入為599.35億元,且多為經營性用地﹔上海市、廣州市和深圳市分別為373.7億元,228.63億元以及180.71億元。此外,四大一線城市經營性用地的樓面地價同比大幅上漲。
對此,某房企高管向《証券日報》記者坦言,此前公司所拿的地都被業界認為高價地,風險很高。現在看來,在售項目定價合理,去化速度非常快,企業充分享受到土地溢價空間的同時,也進一步完善了布局全國的戰略目標。
不過,一線城市土地市場高燒不退,也讓業內人士較為擔憂。某知名開發商告訴記者,“現在這個市場太瘋狂了”。同時,他還透露,一些高調拿地且周轉速度較慢的企業將來可能要面臨資金周轉不暢等壓力。
值得注意的是,嚴躍進認為,一線城市房價居高不下或將引發調控政策加碼。屆時,未來高地價項目入市之際將面臨銷售定價難、盈利空間遭到擠壓,進而影響企業現金收入。此外,從集約化利用土地的角度看,過多依賴新增建設用地,而非存量用地,地方政府賣地的動機明顯,土地財政烙印很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