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台觀察:互聯網金融應以開放的心態應對行業規則(圖片來自網絡)
歷史不會倒退,“寶寶”們必然是互聯網時代的寵兒,以“網速”擴張的用戶數量與規模使“寶寶”瞬間成長,這也令“寶寶”們不能再以新生兒自居,並以創新之名跟金融規則“躲貓貓”了。
在偉大喬布斯及其成功蘋果的故鄉美國,1999年誕生了全球第一隻互聯網貨幣基金,也就是“寶寶”們的鼻祖Paypal,在2007年其成長巔峰時達到最大規模10億美元,但2008年金融危機大潮下,走向虧損並關張。而其他諸如第一安全銀行以及網絡保險公司等,也都沒能在有生之年象中國的“寶寶”們閃亮過,最后都被收購了。
以“寶寶”為代表的互聯網金融在中國繁榮發展、一花獨開,與歐美歸於平淡的互聯網金融形成對比,究其原因,正如央行副行長劉士余所講,作為包容性金融的重要組成部分,央行鼓勵互聯網發展的思維從未改變,這個大方向也始終不會變。
從尚在底稿階段即被“公布”的網絡支付管理辦法,到二維碼和虛擬信用卡被暫停,再到處置部分第三方支付機構,引來一些人產生對央行“變臉”的誤解,央行又說態度沒改變,那麼,究竟哪裡出了問題呢?
據統計,我國以“寶”為代表的互聯網金融,至今已擁有市場上45%的用戶和1.5%的份額,背后隱含的是如此眾多的用戶權益和資金安全,“寶寶”們某種意義上的“系統重要性”,使它沒有理由再回避規則和監管。
創新意味著實現未知的可能,而在創新政策“特赦”下,我們的互聯網金融,支付、借款、資本融資、金融產品投資等方向都發展出形式不同的實踐。但在業務上,如余額寶等的渠道轉換功能、支付寶的支付充值和轉帳功能,以及網貸眾籌等業務,都沒有突破傳統模式,只是改變了資金渠道,有的甚至增加了資金流動成本。得益於互聯網技術,傳統金融在渠道或服務上得到有效的補充或延伸,但並未由此衍生出獨立的新生業態。因此,“寶寶”們也無法再以創新之名,試探傳統金融都無法逾越的“底線”。
在提供便捷服務和高收益的表相背后,關於互聯網金融安全的案例也屢見不鮮。便利與安全中間的支點,是金融監管永遠不能做到二者同時最大化的兩難。互聯網金融企業同樣應珍惜在短短的時間裡建立起來的金融行業最本初的信用核心,把發力點著眼於擴大自身信用,並保護用戶及其資金安全,這也將是贏得監管信任的先決條件。
當前,我們的金融改革也在步入深水區,市場要素逐步起到配置資源的主體作用,這其中自然也包括金融資源,此中隱含的前提,還是監管底線。所以,作為中國最具活力和前景的金融市場的一份子,互聯網金融企業應以同樣開放的心態,遵循金融基本規則,守住風險底線,建立信用,擁抱明天!
(作者 賀霞 系人民網財經研究院研究團隊成員)
《金台觀察》專欄是由人民網財經研究院的研究團隊及外部專家聯合撰寫的短篇評論,提供具有洞察力的關於中國經濟、商業趨勢的解析。投稿或有關於文章的任何意見請聯系cy#(換成@)peopl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