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財經>>理財頻道>>滾動

揭秘壽衣暴利鏈條:售價高達萬元 是進價數十倍

2014年04月18日07:51    來源:中國新聞網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揭秘壽衣暴利鏈條:售價高達萬元 是進價數十倍

  生老病死本是自然規律,無可抗拒。而壽衣,對於已故的人來說,更是最后的禮服。近來,有關天價壽衣、黑心壽衣的新聞,引發公眾強烈關注。天價壽衣究竟緣何而起?除了暴利驅動之外,是否還掩蓋著更深層的秘密?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瑞蚨祥:魚目混珠差價驚人

  在北京各大醫院的門口,都會有經營殯葬用品的門店。在這些門店中經常能看到一家名為“瑞蚨祥”的壽衣店。記者在這些壽衣店裡看到,標有“瑞蚨祥”字樣的壽衣,價格最低的2980元,最高的19600元,比款式和質量相近的其他品牌壽衣價格高出幾百甚至數千元。

  為什麼標有“瑞蚨祥”品牌的壽衣能賣得這麼貴?商家告訴記者,瑞蚨祥壽衣是大品牌,質量好,價格自然高些。但令人不解的是,記者在多家瑞蚨祥壽衣店裡看到,一些款式質地完全相同的壽衣,在不同的店裡,價格卻存在巨大差距。以一件女式暗紅色蠶絲壽衣為例,在德內大街的一家瑞蚨祥壽衣店內價格為4800元,在新街口附近的店裡則為5800元,而在北京醫院附近的店裡要7000多元。

  不僅價格大相徑庭,當記者打開壽衣華麗的包裝時發現,這些“高大上”的瑞蚨祥壽衣更加蹊蹺:不少壽衣領口的商標雖有“瑞蚨祥”字樣,但圖案與正品商標完全不同﹔一些衣服上的商標是用紙復印后粘在領子上的﹔更有甚者,一款五件套的壽衣,外衣、內衣和褲子竟然貼著三種完全不同的商標。對此,一位壽衣店老板表示:“這些是分廠出的,你要買價格可以便宜。”

  隨后,記者聯系到了瑞蚨祥授權生產壽衣的天津慶大工貿有限公司的負責人,這位負責人告訴記者,瑞蚨祥壽衣的商標隻有一種圖案,其他圖案或者紙質貼標的瑞蚨祥壽衣都不是正品。“這些假冒的瑞蚨祥壽衣大都來自六道口。”一位壽衣行業的從業人員告訴記者。

  壽衣村:成本極低騙術多樣

  六道口村位於天津市武清區,在殯葬行業裡,這個小村庄盡人皆知。這裡,也號稱中國北方壽衣第一村,幾乎每家每戶都在前店后廠地做著壽衣生意。一位擁有數家店面的村民告訴記者,目前,市場上相當多的所謂瑞蚨祥壽衣都是在六道口生產后,壽衣店主拿回去自己貼牌銷售的。“他們賣1萬多一套的,在我們這的進貨價也就兩千多。”

  這位村民還告訴記者,不僅是瑞蚨祥,市場上絕大部分品牌壽衣的銷售價格都要比批發價高很多。以一件北京市場上銷路較好的藍色男士壽衣為例,在六道口的批發價格在150元左右,而在北京市場上的價格是1800元到2000多元。“售價一般都是批發價的10倍到20倍之間。”這位村民說。

  為了証實這位村民的說法,記者走訪了村裡的多家壽衣批發店,北京市場上出售的壽衣樣式,幾乎都可以在這裡找到。一位店家告訴記者,壽衣的面料有很多種,其中賣得最好的就是人造絲的,而這種壽衣的批發價最便宜的隻要35元左右。在比較多個店鋪后記者發現,六道口村批發價在100到150元一套的壽衣,和在北京市場上看到的1800元到2000元的幾乎相同。也就是說,市場價格都在批發價格的10倍以上。

  “這個不是蠶絲的,但是可以當作蠶絲的往外蒙。”指著身旁的一摞壽被,一位店主告訴記者,要想價格賣得高,還得想辦法把顧客蒙住。“這東西手感和花型跟蠶絲差不多,和蠶絲的壽衣擱在一塊看不出來。就可以往外賣。”記者調查發現,這種壽被如果是蠶絲面料的話,批發價格一般都高於300元,而這種“替代品”的價格隻有60元。

  除了面料以次充好,在普通顧客看不到的裡料上,商家也可以大做文章。在另外一家壽衣批發店內,記者以拿貨為名與店主砍價。幾經討價還價,店主表示,如果還要壓低價格,可以用“次棉花”做填充物,價格還可以便宜一些。“所謂的次棉花,其實就是回收來的來源不明的舊棉花,或者干脆就是化纖材料。”上述壽衣行業從業人員告訴記者。

  一位六道口的批發商表示,目前的壽衣行業,產品質量已經變得無足輕重,“逝者家屬進來了,你能忽悠准,就能賣上價”。

  利益鏈:亂象叢生亟待監管

  只是在逝者遺體告別的幾個小時之內穿著的壽衣,本不該如此“奢侈”。壽衣為何會漫天要價,在暴利的背后,又存在著怎樣的利益鏈條呢?記者調查發現,顧客的來源、推銷的手段成為決定價格的重要因素。

  北京彼岸壽衣店負責人白繼偉介紹,壽衣是一個低銷量高利潤的行業,客戶是最核心的資源。一些利用工作便利掌握逝者家屬資源的護工、急救車司機等中間人,在壽衣交易過程中佔據了相當大的利潤空間。“這些人有的很黑,甚至要50%的回扣,大部分錢都讓他們拿去了。”北京宣武醫院附近一家壽衣店店主向記者抱怨,“所以沒辦法,隻能把價格要高些我才能掙到錢。”

  逝者離去,親人悲痛。絕大多數買壽衣的人,並沒有操辦喪事的經歷,黑心的中介和商家,也非常善於利用逝者家屬心情沉重、無暇顧及花費的時機,從中牟取暴利。記者採訪部分逝者家屬還發現,大部人都希望給逝者“最好的”。商家抓住這種“情感消費”和“面子消費”的需求大做文章,推動壽衣高消費。“相當一部分人還是有‘厚葬’的觀念,覺得人都沒了,多花點錢也是應該的。”白繼偉說。

  記者了解到,殯葬行業監管職能目前主要由工商和民政部門行使。工商部門隻負責執照頒發﹔而民政部門於2004年放開殯葬用品市場,政府不予定價,但要求商家公示商品價格。業內人士認為,壽衣等殯葬用品市場亟須制定統一的質量標准,規范企業的生產經營行為,這樣才能使“白事”相關行業更加公平、透明、有序地發展。(記者李德欣 丁靜 熊琳)

(責編:李棟、劉陽)

相關專題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圖說財經|人民電視

  • 盜墓影視劇或遭禁播盜墓影視劇或遭禁播
  • 廣州車展美女車模扎堆亮相廣州車展美女車模扎堆亮相
  • 揭秘車模鮮為人知的一天揭秘車模鮮為人知的一天
  • 股市熊猛 小散自娛自樂

股市熊猛 小散自娛自樂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