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財經>>理財頻道>>滾動

白手起家千萬富翁 3年賭斗地主詐金花輸光家產

2014年04月20日17:41    來源:錢江晚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白手起家千萬富翁 3年賭斗地主詐金花輸光家產

  昨天,溫州龍灣警方就一起全國罕見的特大網絡賭博案召開了新聞通報會。此前一天,網上有消息稱,這起網絡賭博案涉案賭資超過1萬億元人民幣。

  2013年,浙江省GDP為3.75萬億元,溫州市僅為4003.9億元。涉案數額如此巨大,有網友驚呼,這是要“逆天”啊!

  警方稱,因為涉及計算方式的問題,此案具體涉案賭資還在統計。但與1萬億元這個數字,估計也差不了多少。目前,已有22名嫌疑人被捕。短短9年時間,該團伙非法獲利6.89億元。其旗下的“game456”棋牌平台,注冊用戶高達2437萬,遍及全國30多個省級行政區。

  一個下級“銀子商”

  非法獲利便高達1600萬元

  2011年9月,龍灣公安分局經過縝密偵查,破獲章義(已被判刑7年)等人開設網絡賭場案。經查,章義等人非法所得1600余萬元。

  在案件辦案過程中,警方發現,章義等人只是一個名為“game456”的棋牌平台的一個下級“銀子商”。在他上面,還有更高級的“銀子商”和游戲官方。

  很顯然,這背后,還藏著一個更為巨大的網絡賭博團伙。

  由於案件金額巨大、案情復雜,涉及人員眾多,溫州市公安局專門抽調網警支隊和龍灣公安分局精干警力組成專案組,對該案進行深度偵查。經過兩年多的艱苦偵查及取証,專案組最終查清了該團伙的內部結構、運營模式及犯罪細節。

  去年10月14日,溫州市、龍灣區兩級公安機關在省公安廳網警總隊的指導下,在杭州、寧波、舟山、三亞、九江等地警方的大力配合下,抓獲22名犯罪嫌疑人,破獲了這起特大網絡開設賭場案。

  從網絡賭球中嗅到“商機”

  他辦起了網絡賭場

  44歲的楊某是溫州人,是該案的主要犯罪嫌疑人。

  2005年,楊某來到杭州,在拱墅區開辦了浙江凱聯科技有限公司,主要運營“game456”棋牌平台。在這個平台下,玩家可以進行升級、斗地主、詐金花、梭哈、麻將、牛牛、港式五張、象棋等32款棋牌游戲。

  實際上,在此之前,楊某是溫州一家企業的老板,好賭。在生意最好的那幾年,他經常到澳門豪賭,“輸贏數額十分驚人。”除此之外,楊某還喜歡網絡賭球,但總是運氣不濟,輸了不少錢。

  十分具有生意頭腦的楊某,從網絡賭球中嗅到“商機”,觸類旁通地開起了網絡棋牌平台。

  楊某其實心裡很明白,這個打著網絡棋牌名號的網站,其實是違法的。因為涉及金額越來越大,網站的會員也越來越多,楊某后來為了逃避責任,辭去了法人職務,但整個平台的操作一直是他在負責。

  經過數年的經營,“game456”游戲平台注冊用戶達到2437萬,涉及全國30多個省級行政區,主要集中在華東的10余個省份。

  玩家通過購買銀子參與賭博

  游戲平台9年獲利近7億元

  警方稱,楊某等人網絡賭場的運作方式與其他網絡賭博區別並不大,但是該團伙組織架構嚴密,管理嚴格,實行公司化運作,參與人員也十分復雜。

  目前被抓的22人中,包括楊某在內的4人是公司股東,2個官方“銀子商”,5個下游“銀子商”,其余為公司財務、運營等部門員工。

  玩家進入“game456”平台后,可以購買網站的虛擬貨幣“銀子”,並以其為賭資參與棋牌游戲。經查,楊某的公司,並未取得虛擬貨幣發行和交易服務許可。

  除了出售銀子,楊某團伙還會回收銀子,通過差價牟取暴利。

  警方介紹,銀子與人民幣的比例大致是10000:1,但是與現實中一樣,根據行情不同,“匯率”也會發生變化。玩家之間互轉銀子時,網站要“抽水”2%。

  警方初步查實的數據,9年時間,楊某等人非法獲利高達6.89億元。“非法獲利金額如此巨大,在全國范圍同類案件中,也算是數一數二了。”警方人士稱。

  白手起家的千萬富翁

  三年輸掉全部身家

  民警在“game456”的數據平台上發現,一款叫“歡樂至尊”的游戲,曾有玩家一把下注數百億銀子,折算成人民幣高達數百萬元。常有人輸紅了眼,跑到公司總部鬧事。

  30多歲的葉先生,2001年白手起家,到2007年,已是兩家公司的老板,身家超過千萬。

  不過,葉先生有一個愛好,就是到“game456”平台上玩游戲。一開始是因為無聊,賭注也是一元兩元“小搞搞”。后來,他越玩越大,每次充值的錢也越來越多。

  2008年某個晚上,葉先生體驗到了網絡賭博的刺激。“前后也就幾分鐘,我就贏了100多萬元。”從此,他一發不可收拾,更加沉溺其中。

  可“好運”之后再也沒有降臨,他慢慢地輸光了家產,還欠了很多債。

  葉先生還保存著這幾年的銀行賬單,用於游戲充值的數額令人吃驚:2008年支出280萬元﹔2010年支出700萬元……前前后后,葉先生輸掉了1000多萬元。

  到2011年3月,葉先生名下的兩公司都已名存實亡,還常常有人上門討債。

(責編:李棟、劉陽)

相關專題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圖說財經|人民電視

  • 盜墓影視劇或遭禁播盜墓影視劇或遭禁播
  • 廣州車展美女車模扎堆亮相廣州車展美女車模扎堆亮相
  • 揭秘車模鮮為人知的一天揭秘車模鮮為人知的一天
  • 股市熊猛 小散自娛自樂

股市熊猛 小散自娛自樂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