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財經>>理財頻道>>滾動

雞西石墨污染黑洞曝光:居民飲用水漂浮油狀物

2014年04月27日12:46    來源:中央電視台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雞西石墨污染黑洞曝光:居民飲用水漂浮油狀物

  電動車,憑借“綠色環保”的金子招牌,可謂是賺足了眼球,但是你知道嗎?就在這些頂著“綠色環保”光環的電動車背后,有一群人卻苦不堪言,他們正飽受著石墨過度開採、加工帶來的嚴重污染。石墨污染和電動車有什麼關系呢?你可能不知道,制作電動車電池的主要材料就是石墨。

  這些年隨著各種鋰電池產品的廣泛應用,作為原材料的石墨價格也是一路上漲,石墨因此被稱為“黑金”。而與此同時,它所帶來的污染也是愈演愈烈,我們來看記者近日在黑龍江雞西的調查。

  雞西:石墨粉塵污染嚴重

  一到雞西,道路兩邊都立著大大小小的廣告牌,內容幾乎一樣,都是推銷石墨產品。當得知記者是來報道石墨污染的,開車的司機告訴記者,在雞西的麻山區、恆山區、雞東縣,石墨污染都很厲害:“這裡就是產石墨,這邊的污染特別嚴重。灰塵特別大。”

  在司機的指引下,記者來到了位於麻山區的一家石墨工廠,在現場,記者看到,距離廠區幾百米遠的地方,就是一片密集的村庄,從廠區可以清楚的看到村庄裡的房子和庄稼。

  “別提了,這一年叫它害完了。就晾衣服啊晾完之后還沒干就要拿回來。”在這裡的村民家,記者看到居民家裡的窗戶上鋪上了好多層的塑料布

  “不擋那灰嗎?你看看用手一摸哎呀老厚一層了。這是昨天早上剛擦的,這孩子來回開門啊那灰你看到沒他來的時候風往這邊刮,都刮屋裡了。”

  這位村民帶著記者去看他們的井水,周圍十幾戶人家都指著眼前的這口井喝水,石墨廠現在還沒有開工,一開工他們就要給井水蓋上蓋子,盡管如此,井裡也落上了厚厚一層黑色的粉塵。

  “吃多少石墨啊這一年。不吃這個也沒有辦法,之前石墨廠不在的時候,就沒有這樣的情況。”

  離開村庄之后,記者繼續往鎮裡走,大約步行五公裡之后,來到鎮裡的居民區。盡管離石墨工廠已經有一段距離了,但在這裡,石墨污染依然困擾著當地居民。

  “就這樓吧 一天下來一擦一層灰街上、地上都是土。”街上的清潔工人這麼告訴記者。

  石墨礦每年冬季停工,這個季節隻有零星的幾家石墨礦已經開始工作,但這個距離石墨廠已經有一段距離的小鎮上,空氣中已經開始彌漫著石墨粉塵,當地的居民告訴記者,到了夏天,這樣的情況更加嚴重。

  “我們夏天的時候都不敢開窗戶就是早上走得時候把地給擦了晚上回來你看那地一層層可多了。”

  “夏天穿那個拖鞋在大街上走一圈回家拿拖鞋腳底下的都刷不淨用洗衣粉刷都不行。”

  鎮上很多居民都用塑料布把窗子裡三層外三層的圍住,冬天盡量不開窗,可是一到夏天,石墨粉塵還是會被吹進家裡。“夏天開窗一天擦兩遍也不行。”

  記者調查:居民飲用水 竟然漂浮油狀物

  不在當地,是無法想象污染有多嚴重,隻要在戶外採訪一兩個小時,一擦臉,紙巾都是黑色的,而這還不是最嚴重的,讓當地村民最不能接受的是,如今他們每天喝的水,他們辛苦種的庄稼也被污染了。

  在距離石墨礦不遠的一片玉米地,記者看到這邊大面積都是玉米收獲之后留下的秸稈,而這些葉子也都是亮晶晶的,迎著陽光還閃著金光。

  “你手摸一下都知道了你看用手摸一下亮晶晶的都是石墨晚上外面拿手電就像下雪一樣這地上落的都是。”村民告訴記者,這個季節,石墨廠還沒有開工,每年收獲的時候,玉米裡都全是黑色的石墨顆粒,要洗好幾次才能洗干淨。

  “那個大米啥的要是種苞米那手全是黑的。我們有個親屬把大米給發到大連那邊有人完了發去500斤人家都不要他說鉛超標都撤下了。”

  “遠處的稻子發亮但是我們這兒的發烏。”

  在田地中間,記者看到一條小河橫穿村庄,村民們告訴記者,這條河是從上游就是石墨廠裡流淌下來的,河水非常渾濁,跟隨村民,記者走進了村裡的一戶人家。

  這戶村民家是用水泵來抽水的,他們家抽上來的水要墊上這樣一個海綿墊,這個海綿墊大概有十公分左右,是起到一個過濾的作用。記者發現即便是經過這麼厚的海綿墊過濾之后,下面的水,依然是黃色的。而用手按一下這個海綿墊,上面漂浮著一層油光光的亮點。當地村民告訴我們,這就是石墨。

  “你看石墨,一按就按出來了。因為這個河是石墨河,地底下污染。”

  記者調查:礦廠否認污染 地下水卻嚴重超標

  早在2012年,工信部就頒布了《石墨行業准入條件》,其中明確規定嚴禁超標排放,要定期開展清潔生產審核,建立環境管理體系,那麼,為什麼直到今天,村民們依然會呼吸著充滿粉塵的空氣,他們賴以生存的飲用水,甚至還漂浮著油光呢?

  記者跟隨知情人,來到了村庄上游的這家叫做“長源礦業”的公司,這裡的負責人誤以為記者是來談生意的,就打開了話匣子,他告訴記者,他們開採的石墨材料主要銷售給電池企業,就連眼下最火的電動汽車特斯拉[微博],它的電池供應商日本鬆下也是自己的客戶,如今他們的產品是走向世界,遍布全球。

  “我們現在那個十大鋰電池的都是我們的客戶你像國內的比亞迪(46.14, 0.88, 1.94%)、ATL\三星[微博]鬆下這幾個大的鋰電池”

  而當記者問及這些石墨開採、加工,會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的時候,這位負責人的回答是,沒有污染。

  “這個光產開採國家都是有要求的,就像環保的要求一樣,他必須按照規范的開採條件。”

  負責人的話,與記者的調查大相徑庭,那麼,到底是企業說謊,還是當地村民夸大事實呢?為了一探究竟,記者再次來到村民家中,對他們從地下打上來的水,進行取樣,送往國家認可的檢驗部門。但檢測結果卻讓記者大吃一驚:水的渾度、色濁度已經其中重金屬含量明顯超標,其中鉛含量超標七百倍,汞含量超標九倍重金屬的含量甚至超過國標的六倍。

  飲用水中汞超標,會對人的神經、消化、內分泌系統和腎臟產生危害。而鉛超標更是會損傷人的神經系統,尤其是對少年兒童,會引起身體與智力發育遲緩。當地的水中鉛含量竟然超過了國家限值的700倍,危害可想而知。可即便如此,當記者拿著這份檢測報告再次來到這家工廠的時候,負責人依然信誓旦旦的告訴記者,不可能。

  “我們投入都很大的,粉塵污染、水污染,都有專門的措施,不會有污染的。”

  記者調查:長源礦業 尾礦滲漏已停工?

  這家企業負責人信誓旦旦,自己的企業在防止污染上投入巨大,那麼,這家企業到底有沒有違法排放?為了調查真相,記者來到了與長源礦業相鄰的這家礦廠,在這裡,記者得到了一個很讓人奇怪的信息。

  “他們現在也是停的,就是有點存貨。” 眼下,馬上就是石墨生產的高峰期,很多企業都在加緊准備,那麼,為什麼,長源礦業公司反而停產了呢?幾經周折,記者知道了停產的真相。

  “因為尾礦庫的事兒,管道出現滲漏。”

  尾礦庫是礦廠專門用來,處理採礦之后所留下的廢渣的,污染危害性極強,國家《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明文規定,礦山企業必須按照有關規定,防止造成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行業規定中也明確,尾礦庫必須做好相關的防滲處理。因為一旦滲漏,大量重金屬物質,就會污染周圍的土壤以及地下水,危害當地居民的健康。

  那麼,這位長源礦業的同行說的到底是不是事實,記者又找到了一位目前仍在長源礦業工作的工作人員,他告訴記者,企業的確發生了泄露。

  “我們是去年八月開始生產的,三月底的時候發現管道有問題。漏得很多,就停產了。”

  按照規定,企業一旦出現泄露,必須要通知環保部門,及時對問題進行處理,記者兩次前往這家公司詢問有關泄露污染的問題,得到的回答都是,沒有污染。

  企業的故意瞞報,也讓村民完全蒙在鼓裡,直到今天,這裡的村民對於上游礦廠尾礦管道出現滲漏的問題,也是毫不知情,他們每天依然喝著漂著油光的,被污染的水。

  記者調查:濫挖濫採 無証生產助虐環境污染

  記者也將向當地環保部門進行了舉報,對於這件事情,新聞頻道也將持續關注。而隨著記者的調查不斷深入,一個更加觸目驚心的事實也付出水面,眼下,在雞西,石墨的過度開發,已經不是僅僅污染空氣和地下水,當地的生態環境已經遭受到了嚴重的破壞。

  記者在礦區深處看到,“山皮”被挖開,大量的岩石裸露在外,上面還清晰可見大型機械挖掘的痕跡,而這樣刺眼的“傷疤”在這片山上並不少見。根據國家規定,開採完的山體應該重新種上植被,但是為了追求賺錢的速度,這項政策根本沒有人執行。

  “哪兒好挖哪正,常的礦山開採要先剝離啊然后開採完了我要恢復啊,對不。你開採完了把地標都破壞了要恢復啊,這不就要花錢嗎,要私人的開採完了就扔那兒不管了”知情人這樣告訴記者。

  不僅是私挖濫採現象嚴重,由於石墨需求越來越大,很多沒有採礦資格的企業,也在開採著石墨礦。2011年前后,雞西市大約有二十多個石墨採礦証,這些企業中大多數採礦權就已經過期。可三年過去了,很多証照過期的企業,仍在開採石墨資源。

  “現在基本沒有合法的採礦的,基本都快到期了或者到期。”

  讓這些企業之所以敢以身試法,巨大的利益是主要原因。2010年的時候,石墨初級產品的價格還是每噸2500元,隨著電動車電池、手機電池的廣泛使用,作為鋰電池原料的石墨需求量越來越大,而現在的價格已經達到了每噸6000元左右。

  “小企業根本不願意做這樣的投入,地方政府又保護,不然的話,稅收哪裡來,就業哪裡來,這都是很現實的問題。”

  雞西作為資源型城市,擁有豐富的石墨礦藏,本來是筆不可多得的財富,而眼下這些“黑金”的濫採濫伐卻給當地帶來了污染,甚至影響到了當地人的身體健康。而專家的擔心並不僅僅如此。

  中國能源研究會能效投資委員會副秘書長韓曉平認為:“環境方面不用考慮資金來進行環境修復 所以就把我們資源價格賣得太低了 這樣低就導致整個國際貿易非常扭曲 如果我們把所有戰略型新興產業最低端的生產能力集中在中國 一定最后是把我們的資源、能源、環境全部破壞掉。

  地方政府應該不缺位,應該更多地來關注。但地方有時候為了GDP就表現出很大的問題。(地方政府)在四五年裡犧牲環境、資源、民意、民生,通過這樣短期內把GDP拉上去,就是招商引資,把能開採的資源都拿出來開,以最低的成本給這些企業開發。”

(責編:李棟、劉陽)

相關專題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圖說財經|人民電視

  • 盜墓影視劇或遭禁播盜墓影視劇或遭禁播
  • 廣州車展美女車模扎堆亮相廣州車展美女車模扎堆亮相
  • 揭秘車模鮮為人知的一天揭秘車模鮮為人知的一天
  • 股市熊猛 小散自娛自樂

股市熊猛 小散自娛自樂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