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解融資難、融資貴的戰役仍在繼續。
從2013年7月的“金十條”到2014年8月的“融十條”再到11月的“新融十條”,一年多的時間裡,社會合力攻堅力度不斷加大,也基本形成了一項共識,即目前融資難、融資貴並非總量問題,而是結構問題,應摒棄“大水漫灌”模式,開啟“滴灌”模式,提升資金使用效率,讓更多有生命力的行業、企業與金融資源更好地銜接。
多渠道開拓資金來源
今年以來,監管層一直在推進信貸資產証券化擴大試點,信貸資產流轉業務試點也在有序進行。“資產証券化從試點變成常態,可以盤活銀行巨大的存量信貸資產,減少銀行的資本消耗,增加銀行的可貸資金。”香港永隆銀行董事長馬蔚華說。
對於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突出的小微企業,形成多層次資金供給格局顯得更為重要。一位國有大行人士對《經濟日報》記者表示,小微企業的融資需求“短、小、頻、急”,授信屬於“千軍萬馬”的散單模式,大行的優勢在於資金量豐厚,而在審批、放貸速度上,中小型銀行反倒更有優勢。
本報記者在浙江調研時發現,當地涌現出不少做小微信貸的“專業戶”。例如,泰隆銀行500萬元以下貸款客戶佔99.9%,余額佔93.38%。“小銀行服務小微企業的特點是,以30分鐘車程為服務半徑,專人、分區網格化管理,把小微客戶連成片,開展綜合授信,同時將機構資源100%下沉,這也是小銀行的優勢。”浙江泰隆商業銀行董事長王鈞表示。
為了持續補充中小銀行的資金來源,銀監會表示,接下來將引導政策性銀行以提供批發資金轉貸形式與地方性中小銀行合作,同時督促中小銀行繼續建設小微支行,發揮自身優勢打好根基。今年首批5家民營銀行試點將繼續推進,同時支持符合條件的民營資本發起設立自擔風險的金融租賃公司、金融消費公司。
確保“滴灌”精准有效
保証新增貸款流向有生命力的行業、企業,以實現信貸結構調整是緩解融資難、融資貴更為關鍵的一環。
受訪者大多表示,要保証“滴灌”精准、有效,從外部驅動力看,首先要嚴控新增資金流向“兩高一剩”領域,其次要密切監測銀行發放小微企業專項金融債的用途﹔從銀行內部驅動力看,要為繼續服務小微的金融機構“壯膽”,降低小微貸款經濟資本佔用系數,同時推進小微企業不良貸款核銷稅前列支。
《經濟日報》記者在全國多地調研發現,目前針對“兩高一剩”領域,監管機構普遍要求銀行業實施總量控制,確定壓降目標。在產能過剩調整較為緊迫的江蘇省,中國農業銀行江蘇省分行今年要求壓降10%“兩高一剩”行業貸款,為更多小微企業騰挪信貸資源。
值得注意的是,小微企業金融債的用途也將更為規范。銀監會對《經濟日報》記者表示,下一步,發行專項金融債和享受“定向降准”優惠政策的銀行,需對發債募集資金和降准釋放資金實施專戶管理,以確保相關資金全部用於發放小微企業貸款。
“銀行服務小微不是不願做,而是怕做不好,有效的模式仍在探索中。”一位國有商業銀行副行長對《經濟日報》記者表示,目前在商業銀行考核體系上,雖然調低了小微企業貸款的資金計價、經濟資本佔用系數,放寬了小微企業不良貸款自主核銷標准,但稅務部門尚未對稅前列支政策進行相應修改。“建議稅務部門盡快出台配套的稅前列支辦法,使得小微企業不良貸款自主核銷政策真正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