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上海2月28日電(魏倩)央行28日晚間宣布自2015年3月1日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和存款基准利率。金融機構一年期貸款基准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5.35%﹔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2.5%
央行同時宣布結合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將金融機構存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2倍調整為1.3倍﹔其他各檔次存貸款基准利率及個人住房公積金存貸款利率相應調整。
國金証券銀行業分析師馬鯤鵬認為,這將利好銀行,一季度內板塊看20%向上空間,不必焦慮利率市場化。具體如下:
拉低上市銀行今年淨利5%
馬鯤鵬分析,最悲觀情況,即各檔貸款利率全部下降25bps,各檔存款利率全部上浮30%,本次降息平均降低16家上市銀行15年淨息差8bps,平均拉低上市銀行15年淨利潤5%,16家上市銀行合計淨利潤增速從當前預測的6%下降至3%。注意這僅僅是靜態測算,用以反應最極端情況下降息的影響,且不考慮銀行各自將採取的應對措施。
降息利好銀行板塊估值
邏輯不變:降息緩釋宏觀經濟風險,進而利好銀行資產質量,而對銀行資產質量的擔憂(並非利潤)是銀行估值最大制約因素,所以降息利好銀行估值。需注意對利潤的預期早已不是A股銀行估值的核心驅動因素。
本次降息利好銀行,但短期內板塊空間預計小於去年11月降息:國金在周五報告中提到,預計短期內將出現銀行板塊的二度估值修復,這將得到本次降息的強化。但是,盡管當前A股銀行板塊估值與11月降息前差不多,然而對增量資金和杠杆交易的限制明顯大於11月,再次出現短期急漲的可能性較小,預計一季度之內板塊向上空間20%左右。
板塊中期內的持續估值修復,需要混改、混業經營等政策性催化的配合,同時,今年二、三季度間一定會出現的不良貸款生成率見頂回落將是銀行資產質量預期的重要拐點。
預計存貸利率將完全市場化
馬鯤鵬認為,1.3倍的存款利率上浮區間已與完全放開無實質差異。但從銀行業整體並未完全打滿上浮區間,截至今日,16家上市銀行3個月-1年期存款利率平均上浮14%,其余期限平均上浮不到10%。可見,在流動性寬鬆、貸存比不斷擴容的大背景下,惡性存款競爭的可能性正在大幅下降,各家銀行差異化的存款競爭策略將越來越明顯。更重要的是,通過理財產品、對接影子銀行的同業業務等方式進行的隱性利率市場化早已推進多年,利率市場化是將隱性市場化定價負債變為顯性的過程,負債結構的改變對銀行整體負債成本的沖擊有限。
預計存款保險制度在今年正式出台后,伴隨著貸存比的大幅擴容乃至完全取消、信貸額度管理的取消,存款利率將完全市場化,而這對銀行股而言,則是一隻大靴子的最終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