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4月14日电 (记者李彤)“小微金融客户违约成本高,发生风险概率并不大。风险控制不能单笔纠结,要扩大数量、分散危机,用大数定律、收益覆盖风险。”日前,中信银行小企业金融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小微金融市场巨大,中信银行将按照占比20%的客户结构发展小微金融,并再建设68家特色支行。在风险防控上,目前钢贸不良贷款是银行业的重灾区,这给小微金融带来借鉴。
反思钢贸风险 筛选行业提高风控
自2008年正式提出“小微金融”以来,随着监管层对小微金融服务要求的提高,及大客户、大项目争夺空间的缩小,银行业已将产品下沉、服务下沉、渠道下沉看做是在未来市场竞争胜出的关键一环。《中国小微金融发展报告2014》显示,小微客户选择中小银行作为首选融资渠道的占比为32.89%,大型银行为12.44%。中小银行是当前小微金融服务市场的主力,但小微客户服务需求“短、小、频、急”等特点,让传统风险管理办法难以奏效。
中信银行小企业金融部总经理孙鹏表示,因为违约成本高,真正的小微客户出现风险的概率并不大。反而是过去几年快速扩张、受当前宏观经济收缩影响的中型企业资金链风险大。
“前几天我去寿光农产品批发基地调研,部分商户在那里经营了十几年,有完整的电子交易记录,一定财富积累和房产。这类客户群体数量大,稳定性高,与小微金融服务的理念吻合,金融服务还可再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孙鹏说,小微金融服务和产品要做到真正下沉,对一个行业、一个渠道或一类客户的需求进行批量营销。控制风险不能单笔纠结,要在市场选择上多研究,滤掉一部分风险。
2013年中信银行共核销52亿元的不良资产,该行行长朱小黄曾表示,新增不良资产主要为2011至2013年间形成的钢贸行业不良贷款。
中信银行小企业金融部市场营销部总经理汪涛对人民网记者表示,目前钢贸是银行业的一个重灾区,这对小微金融风险防范具有借鉴意义。他说,一是行业选择问题,要选择稳定性高的行业,大宗产品受经济波动影响大。二是钢贸企业最大的问题是资金挪用,经营失败是最后一个因素。小微企业经营灵活,防止资金挪用是重点。三是银行业务的内部考核应更加科学合理。
“中信银行正在围绕零售战略转型,重点关注‘衣食住行’等民生消费领域和日用百货交易、核心企业上下游等小微客户。” 他说。
再建68家特色支行 小微客户结构占比将达20%
中信银行2013年年报显示,该行将小企业金融业务由金融板块调整到零售比板块,重点发展单户单款金额500万元以下的小企业业务,将个人经营贷纳入小企业金融条线管理。
孙鹏透露,中信银行将按照2:6:2的客户结构发展,小微金融在20%里,而目前的占比不到10%。小企业业务不能简单做公司业务的小客户,而要真正关注零售客户与小微金融客户。
中信银行小企业金融部总经理助理徐沭裕表示,2013年中信银行建立了15家特色支行,贷款规模达到68亿元。2014年中信银行将再增68家特色支行,并在激励机制上引导特色支行发展。
“存款是银行的命根子,但对特色支行我们不考核存款只考核贷款,贷款规模单笔控制在500万元以下,贷款利率上浮不超过28%。将其立足于平价银行,希望它们为总行提供小微金融市场发展的经验。” 他说。
针对产品设计,孙鹏表示,小微金融服务产品设计不是来源于总行,而是来源于市场,市场需要什么中信银行就做什么。这也是建设有独特市场价值商业银行的必要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