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称速成鸡不是坏事 危害在于药物残留【3】--财经--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财经频道滚动新闻

人大代表称速成鸡不是坏事 危害在于药物残留【3】

2012年12月31日08:48    来源:检察日报    手机看新闻

  记者:鸡吃药后体内就会有药物残留?

  姜鸿斌:当然会有。所以规模化养殖企业都遵循这样一个规律:屠宰前七天停药,目的就是让鸡排出体内的药物残留。另外,屠宰前一天停水、停食。停食,是要保证鸡出栏时体内没有未消化的食物,否则,内脏里很容易发霉生菌;停水是避免鸡肉变得稀松。

  但是,非规模化养殖户因为缺乏养殖知识,加之畜药市场管理不规范,一些国际上禁用的药品仍被散养户使用,导致有些药物残留终身不能被排出。为了把损失降到最低,散养户基本都会把药、食品和水喂到出栏那天。

  记者:人吃了含有药物的鸡肉会怎么样?

  姜鸿斌:药物会以残留的方式进入人体及生态系统,十分有害。致癌、体内蓄积、免疫抑制、致敏和诱导耐药菌株等这些危害不是危言耸听。由于这些问题是慢性的、长期的和累积性的,往往易被人们所忽视。更让人担心的是,有药物残留的母鸡孵出的鸡蛋,也会带有残留药物。

  记者:现有的检验手段不能阻拦这些畜禽流入市场吗?

  姜鸿斌:对规模养殖场来说,检验检疫相当严格,既有企业自检,也有政府抽检,而且出栏前后都要求检验。发现问题,养殖企业是要担责任的。最难控制的是从散户收来的鸡。

  记者:也就是说,问题鸡基本都出自非规模化养殖中。

  姜鸿斌:对。从禽流感的感染情况就能看出来,疫情普遍发生在非规模化养殖户。我在九届人大会议上就开始呼吁建立“三进三出”模式,也就是让农村的畜禽养殖从村民的屋里、庭院里、村屯里退出来,推进规模化、现代化、集约化养殖的发展。“三进三出”问题不解决,食品安全就不好弄。

  记者:该如何把好防疫关呢?

  姜鸿斌:防疫体系建设是家禽生产企业的安全线。多年来我一直在提建议,呼吁加强防疫体系建设,呼吁龙头养殖企业为防疫体系建设出力。同时,建议政府加强县乡两级防疫体系建设。2010年年底前,全国普遍建立了动植物疫病防控公共服务机构,这是个利好消息。希望随着人们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防疫体系能够加速建成。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